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心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次级债风波对中国的警示,384楼更新[M31]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0:22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70楼开始 [M31]

上半年税收增长22.3%

国家税务总局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入库税收共19332亿元(不包括关税和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增收3522亿元,同比增长22.3%,全国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0:22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M31]

日央行宣布调升利率 隔夜拆款利率升至0.25%

日本央行周五宣布六年来首次调升利率,隔夜拆款利率目标由零调高至0.25%,官方贴现率由目前的0.1%上调至0.4%,日本央行表示极低利率水准将可能维持一段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0:22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M31]

国际原油直指80美元大关 屡屡刷新历史纪录


国际原油期货在中东紧张局势“鞭打快牛”作用下加速飙升,屡屡刷新历史纪录。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7月14日更是创下了79.45美元的新高,直指80美元大关。

[M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6-7-31 10:24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2006年7月31日更新47楼开始[M31]

请问MM,兴业未来会不会被大银行合并?? [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0:25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2006年7月31日更新47楼开始[M31]

QUOTE Created By 淘淘吧 At 2006-7-31
请问MM,兴业未来会不会被大银行合并?? [M14]

[M04] 未来不知道

近年应该不会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0:26 | 只看该作者

Re: 各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M31]

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也在持续扩大,自2004年2月创较高贸易逆差后,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随后贸易顺差尽管出现波动,但一直都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这种趋势一直没有改变,3月份以来贸易顺差更是重新攀高到100亿美元以上6月份更是高达145亿美元。(数据来自中国海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0:34 | 只看该作者

Re: 各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M31]

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原因有:首先,从外部需求来看,一季度全球经济趋好促进了出口;其次,从国内出口供给角度看,导致长时间大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贸易结构,即加工贸易比重持续较高;第三,从价格、制度等贸易环境因素来看,汇率变化以及贸易保护政策等是影响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自2005年7月启动汇率改革制度以来,人民币的汇率升值并没有改变贸易顺差的总体格局。究其原因在于,本币汇率升值能影响部分产品的价格从而影响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不仅包括价格,还包括健全的产业链条、合理的劳动力结构等。因此渐进式的汇率升值对顺差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更不会导致顺差逆转的现象出现。

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贸易磨擦而致的贸易壁垒和国外对外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等。总而言之,全球经济较快增长导致全球较强的购买需求,国内由贸易结构和经济结构长期积累形成的有利出口总体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未来的半年或者一年里贸易持续顺差趋势不会明显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0:41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M31]

巨额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在发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有利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结构性失衡,其中总需求结构性失衡和货币结构性失衡是最为重要的。

就经济的总需求结构而言,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出口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外需,尤其净出口即顺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十分明显的。

从今年以来外贸顺差不断扩大的现实来看,这种结构性失衡并没有改变,以净出口持续扩大的外需拉动作用远远大于内需的拉动作用。这种总需求结构性失衡的积累,对中国长期经济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首先,以长期贸易顺差过高为特点的总需求结构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巨大的外部需求拉动为基础的,持续增加的顺差可能加大中国对外部需求的依赖。过度依赖外需使我国产品供给结构受国际需求和国际分工约束较大,产品结构长期保留在中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领域。

其次,消费内需不足失衡导致的问题更多,包括长期的产能结构性过剩、储蓄过剩等经济问题,而且从长远来看,内需不足也不利于提升本国经济的增长质量。关于货币结构性失衡,随着顺差持续扩大,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当前导致央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来源是外汇占款,统计表明外汇占款目前已经达到了央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60%以上,所以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外汇占款所导致的货币投放量也在持续增加,进而助长货币流动性过剩,这种货币结构性过剩是由于总需求结构性失衡引起的。而货币过剩助长了银行的信贷冲动,固定资产投资加快,进而产能过剩。此外,货币过剩还会加剧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化。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投资过快、金融泡沫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恶化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6-7-31 10:44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2006年7月31日更新47楼开始[M31]

俺怎么看都像大学堂的帖子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6-7-31 10:56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2006年7月31日更新47楼开始[M31]

QUOTE Created By 淘淘吧 At 2006-7-31
俺怎么看都像大学堂的帖子 [M04]

[M04] [M04]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5:32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2006年8月3日更新[M31]

宏观经济动态
【温家宝: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他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很突出,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货币信贷投放仍然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着力做好以下工作:继续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坚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切实加大节能降耗和环保工作力度;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认真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5:33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2006年8月3日更新[M31]

【发改委:下半年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下半年国家将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坚持总量调控、优化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5:33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2006年8月3日更新[M31]

【发改委:我国上半年财政收入大增】上半年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效益大幅度提高,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收3600多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达到去年全年三分之二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5:35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2006年8月3日更新[M31]

【国资委:中央企业上半年实现利润逾3500亿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生产经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1-6月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10771.5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销售收入37433.8亿元,增长20.6%;实现利润3516.5亿元,增长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5:36 | 只看该作者

Re: 行业快讯,大家一起分享吧! 2006年8月3日更新[M31]

【统计局:提升消费要关注非收入因素】邱晓华局长表示,收入水平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导致中国消费需求低下的首要原因,就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赶不上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但是对扩张消费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收入以外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6-2 05:33 , Processed in 0.1302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