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笑傲江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21:48 | 只看该作者

Re: 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反手拉球,小臂负责向下挨近,然后身体带动大臂横向发力,手腕勾吃发力摩擦,容易些。
正手拉球,身体加步伐负责向下挨近,然后身体带动手臂横向前发力,手腕有先勾再撇和先撇后垂直上勾2种。
2、从正手回搓被逼到中间偏反手这个球首先必须先想着撕
3、迎前最重要在于海绵吃紧后的跟进

2006.8.18补:正手强攻重点在于吃球,其后正确在于横向发力。利用甜点前端一段作为吃球线段,与食指成85度角,吃球后变横向发力,与食指呈145度角,略带撇,微带裹,借上升之势,发力摩擦。以步法作为发力的主动力,野蛮上手,台内以同样手法挑,正手晃撇晃切。技术关键在于侧身要能撇拉。

正手加转弧圈

7、步法
如果强攻,尽量小臂不要乱摆。可以利用步法的力量,小臂直线对准向前,加强手腕发力。当然,首先要注意步法的力量。在移动中尽量是步法力量能够发挥,然后加上手腕。如果小臂可以用上,再加上小臂。但必须强调步伐必须为步法服务。步伐是为了将步法发力发挥而进行的移动,步法是为了将双脚的力量传递到手上而执行的身体动作。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 ... amp;highlight=%2Bwb
3、横向摩擦辅助弧线控制
往往来球很难判断,但加转弧圈球是完全可以强行进攻的,横向的吃最容易得到准确的水平高度,然后再包再撕,都显得更加容易。
5、吃球角度微托,容易控制弧线上下弯度,提高发力摩擦的感觉(这在台内挑球中也会用到)
4、海绵吃与吐
海绵的蹭对球产生了斜向上的摩擦力量,海绵的蹦对球产生平向网的弹力。而球出去的角度接近于弹力的角度,但是弯向网。如果过度地强调摩擦,击球必定没有速度,对方看得清楚,容易借转和借力。由于来球的高度,旋转等情况是固定的,所以我击球的弧线(上下)基本是固定的,最佳的利用海绵方式就是将向上的摩擦角度和向前的弹力角度尽量缩小,这样可以产生最大的旋转。而且这是用力最集中的摩擦方式,稳定性和对付下旋球能力因此而达到最强(单纯指海绵作用)。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必须在动手臂力量之前,尽量动用脚步,使来球落入我的手臂发力空间,否则,发力非常难与准确和集中,威力马上下降。(海绵的弹力方向好像起了撑托指定方向的作用)
1、称重
必须对来球的冲量有比较准确的判断,衡量吃球的力量。吃轻了,球就往下掉。吃重了,稳定性大为折扣,往往直线出界或下网。
2、挂送
就是用均匀加速力量来摩擦送球。讲究的就是平衡,如秤杆一样提送向前,更像拧一件挂在衣架上的西装,挂送而前。
6、甜心下缘的吃勾
从内向外到甜心下根,有一个海绵角度,用这个角度可以通过海绵的吃获得海绵的卷,将一切来球勾住,摩回,产生强大的旋转力,这是主动的摩擦,几乎不用借力吃球,非常主动。由此产生的动作要领就是去摩擦来球的一个约3毫米的层面,这个层面是圆的拱形的,而不是一个平面。同时,要强调手腕在园拱面主动摩擦时,有一个向左下抓的手指感觉,此时应该感到食指向下点,无名指有点抽的勾,形成一种手腕手指的抓感,有时甚至直接利用抓的感觉直接发力快攻,而稳定性却无以伦比。

调整一下顺序

第六点解析
甜心的概念在网上可以查到
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 ... 1%B5%B6%B6%CF%CB%AE
xigua 说过 第二个点是集中发力点(下面偶重点谈)。要用第二个点找第一个点。
我在实践中改进了一下
将吃球改在甜点的下部
这样接触球的难度降低了(入门门槛降低了)
但接着会出现球离开太快
所以在吃球的同时就开始同手指加速
手腕已经来不及了
此时将手腕关节往回、往后拉
手指自然就是抓的效果
只要按照你自己的方向抓
球就被抓住
这有点像鞭子
但细节不大相同
可控性较强
正手高吊弧圈
正手高吊弧圈球与正手加转弧圈球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1) 基本靠摩擦提供向前力量,弹力要严格控制
2) 弹力方向下略向前,与摩擦力的方向接近垂直
3) 使用范围基本在半出台或刚出台
4) 发力方向尽量向前
5) 高度基本在1个半网高
6) 弧线控制终点为对方台上空(该点极为重要,因为不论前冲还是加转弧圈球,弧线的终点基本是弯向对方球台,而高吊则完全向对方球台上空摩擦,靠重力将球落在对方球台上,由于仍然很转,第二弧线变化挺大,对方还是不好判断。本来单纯向上摩擦速度比较慢,但由于高吊弧圈摩擦方向为对方球台上空,所以出手较快,对方准备时间被压缩。假如完全用加转或前冲弧圈球,由于对方来球变化加大,判断容易出错。同时,由于高吊基本上是在次高点或下降初期向上摩擦,所以,出手机会极多,是抢攻的一大手段。结合加转、前冲,前冲高吊,形成了半出台、近台、中台、远台完整的弧圈球进攻体系)

无名指:横拍的精华所在
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 ... =213004&fpage=1

反手拉球的手腕感觉
最近以来,反手拉球越来越觉得更ball的发力有点相似了
主要感觉就是简单、稳定
也许是长久以来以反手研究最多的缘故
目前正手的研究已经基本满意了
我就简单讲一下反手拉球的手腕感觉吧

反勾地撕撇
解释:
钩子手 反方向的钩子手 手腕反钩
反钩子手是手腕的吃球与方向性的掌握
撕撇是吃球后身体和手臂带动手腕的用力方式
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 ... ghlight=&page=1

正手防弧圈球就像飞机上升的全过程
100%有效
离地(触球)
加速上升(相同)
到一定高度后调整飞机仰角进入平飞期(此时飞机自身有一个仰角的转动)
几乎一模一样

中间位的弹打
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 ... =213557&f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21:50 | 只看该作者

Re: 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搬点资料 [M01] 学习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21:58 | 只看该作者

Re: 感悟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搓球的练习路径

搓球的练习路径


反手搓斜线
先搓反手斜线,单线练习,掌握基本动作。喂球方供一般下旋球,不能快否则初学者不容易掌握引拍的时间,也没有空间去加大摩擦。喂球越低越好,假如球太高主练方不容易掌握击球时间。喂球方需把球送到主练方偏反手一些(别到中路),以促使主练方不自觉的接触球体的偏左一点,这样有几点好处:主练方肯定回斜线,利于线路稳定;容易加转;用力方向想错都难。
反手搓直线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搓球的感觉之后,搓斜线学会加转了,在练反手搓直线。你身体不要动,只要把接触球的点向球体正中间移一下,用力方向往正前一些,就没问题了。
搓球练习要有一定的板数。搓球看上去象匀速运动,其实不然,中间是有节奏变化的,只有动作比较协调放松,才能再体会中间那一下变化——既要发力又要送,“慢中快”。先不说旋转,能控制拍形,能搓到球台底线任何一个点上,才能叫学会了搓球。
以上节选自《乒乓世界》希望对初学的球友有所裨益。


搓转不转球
掌握了基本的搓球加转,就要开始体会搓不转球.从理论上说,搓不转球触球时要"碰"而不摩擦,但到高级阶段,你还是要有摩擦的动作,但其实不发力,只是做给对手看,过去还是不转球,通过练搓不转球,你会对手指手腕的运用更有感觉.
正手搓球
反手搓球练好之后,再练正手搓球.正手也有搓转不转之分,但如果练习时间有限,可以只搓一般旋转的球,只要稳定、弧线低就可。也可借助发球练习强化正手搓球的感觉。正手没有反手搓的转不要紧,只要能搓出长度,弧线比较低、比较稳,单线能搓上四五板,对大多数业余选手就够用了。
摆短
搓长练好了,再练摆短,先练中路、反手的摆短。有条件最好是借助多球:陪练方站在网前喂球,刚过网,不用劲,便于主练方发力。

[笑傲江湖修改于2006-10-04 22:0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22:01 | 只看该作者

Re: 感悟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业余球友大多不太注意发接发,常追求暴打暴冲,其实业余和专业不一样,专业的发球直接得分的很少,常发二跳不出台的近网短球,或不转或下旋,台内对摆斗短,出台对拉。业余球友基本功和步伐没经过专业训练,发球变化更显重要。一手漂亮的发球配合一板暴冲,对业余球友来说是最爽的感觉了,呵呵。业余球友经常因为接不好发球,球输的一塌糊涂,明明感到自己的实力不弱于对方,就是接不好发球,输的很不服气。其实发球和接发好是技术水平高的一种体现,需要良好的手感和明锐的判断。下面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谈谈发接发,先声明一点,本人纯业余且球龄不长,本文只给爱乒初级阶段的球友参考,一家之言,请大家拍砖!呵呵

发球:

一.下旋球 业余中见过两种下旋发球:(以直板正手为例)

1.切摩:用拍头发力摩擦球的中下部,发力往下切的感觉,下切力后要有瞬间制动动作,这种发球要有良好的手腕爆发力。摩擦球的距离不长,这种下旋很好判断,必须和撞碰同一部位的不转配合。
另外见过一球友手腕内收式的切摩,即手腕内收往下腹部方向内切,球也非常转。

2.兜摩:用拍头摩擦球的中下部-底部-上部,瓢式摩擦,这种球的关键是吃住球摩擦,尽量延长球在拍子上的摩擦时间,摩擦球的距离长,摩擦的力量不大但球非常转,经常超出对方的想象。这种球要和摩擦拍柄部位不转配合使用。马林的手腕外展式的下旋发球球应该也是兜摩的一种,外展是为了尽量吃住球,延长摩擦时间,坛子里文文和DYP的下旋发的不错。

发下旋球的运用中要注意:对付横板多发中路追身的急下旋或正手位的直线短下旋。横扳的中路和正手台内感觉是其软肋。 对付直板多发对方反手位的急长下旋,业余侧身慢,直板反手位急长很难处理。不过要有正手位的直线短球牵制,防止对方站台太远而失去威力。

二.上旋球 实战中见过两种上旋发球:

1.用拍头摩擦球的右偏下部,突然一手腕的上钩动作。发这种上旋球感觉不要力量太大,力量大摩擦充分后球虽然很转,但球会很冲,第二落点顶的感觉很明显,对方很好判断。手腕的上钩要很轻微,这样对方很难判断,球不是很转,但对方回接往往会出半高球,呵呵,下一步不用说了,一板暴冲。

2.还有一种上旋见一柳姓球友用过,先是用发下旋的动作下切,但不要接触球,小臂回撤时候手腕瞬间往上摩擦球,这种球很有迷惑性,和下旋发球很近似,据小柳说这种发球他练了好几个月。

业余球友感觉还是第一种好学,第二种难练。
另外:发上旋球时候可以用身体带动大臂发力,也可以用小臂发力,还可以单纯用手腕发力(比较高级的水平),业余应该多用小臂发力较合理,不过遇到很菜的,用身体带动大臂发个强上旋,对付业余球友上旋比下旋作用更大。呵呵。

三.不转球:业余也见过两种

1.摩擦球拍的不同部位形成转和不转,用拍头的部位摩擦是加转,用拍柄的部位摩擦由于摩擦距离短,很难加转,相对不转。不过这种发球若不遮挡,对方一般很好判断,坛子里清茶的不转就是此类发球。

2.另一种不转主要是靠撞击实现,触球时候不要摩擦,要轻微的撞击或碰击,然后再作往下切的假动作。这种球和下旋配合迷惑性很大。感觉这种球还是发短球的迷惑性大,球线路长了,能从球的弧线和球速判断出来。

以上是从球的旋转分类,若根据其手法细分还有几十种,这里不谈了,网上资料有的是,这里谈谈自己发高抛侧拐和正在练发的逆旋发球的体会:
1.高抛发球因为其节奏和强烈侧拐与低抛不一样,业余球友很难适应,自己感觉发高抛时有三点要注意:一是不要离台太远,离台子的端线越近越好,离台子远了失误较多。二.抛球时候在垂直上抛基础上最好稍往后抛点,便于发力。三高抛发球时候最好用手腕发力,少用小臂,便于迷惑对方。
2.逆旋发球和反手发的右侧上下旋有点近似,不过是用正手位发,发逆旋发球上旋好发,用手腕向上抖摩。下旋感觉比较难发,用手腕切擦很难发出力,感觉还是兜摩比较好发。我这里有些逆旋发球的视频教学片,有想学的球友我可以发给他,坛子里明月刀的逆旋也不错。

业余发球最忌落点单一,发球除了有旋转变化外一定要有落点的变化。


接发球:

首先需要判断好发球的旋转,业余中一般可根据挥拍方向判断上下旋,球油子中有根据拍柄的商标判断上下旋的办法,商标转动即是上旋。实战中一定要配合观察球的弧线特点,简单说一般上旋球的第二落点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冲,有点“顶”的感觉,下旋球有点飘的感觉,有点“立”的感觉,感觉球不太走。不转球给人感觉比较平稳,据说国家队有根据看商标判断转不转的办法,能看清商标是不转,反之是转。
其次要判断好球的长短,一般对方发球时候第一落点靠近端线的是长球,第一落点近网的是短球。

对付上旋球一般用推挡,手感好的也可尝试在上升前期压好拍形减力吸一板,实战中见过一球友斜立着拍子侧推挤,威胁也较大,步伐好的也可侧身抢拉,但注意一定要摩擦球的中上部,压住球打磨。业余还是推挡比较稳妥,但推挡时候一定要坚决,切忌优柔寡断。接上旋球还有一种搓接法在实战中多次使用。往往能收到奇效。具体手法:在球的下降末期(切记),瓢式兜搓,这种球看似有点偏高,但借转后具有强下旋,对方很难暴冲,极易下网。

对付下旋球业余初级一般还是用搓接比较稳妥,步伐好的可用拉接。在判断不清旋转强度的情况下,最好在下降期搓接比较稳妥。搓接第一板下网后一定要调整板型,把拍子躺平一点,判断清楚对方旋转后可用加转搓和托接结合手法处理。加转搓就是兜搓,感觉比平搓球的底部更转。加转搓时候一定敢于发力,只有你的力量大于对方的力量球才能更转。托接时候球过去一般成上旋,对方对搓时候容易出界。
对付下旋球还有一种手法比较有效,那就是搓侧旋,手法和推挤的动作近似,球过去后带有侧旋,对方很难侧身,坛子里弧圈王好象有此手法。实战中在搓侧旋时也可往上拧搓,球能成上旋,对方对搓中会直接搓飞。往前下发力是搓侧下旋,往前上发力成拧搓上旋。

对待实在判断不清楚旋转的来球常用两种手法处理:
1.在球的下降期等旋转变弱后拉冲,冲上直接得分,冲不上也吓对方一跳,呵呵。
2.在球的下降末期加力兜搓,注意球的弧线可高一点,一定要吃住球,这样下旋也能搓住,上旋也能借转搓成强下旋。有一定的容错性。

最后谈谈发到正手位的短球,这类球一般业余初级很难处理,挑接对步伐和手腕要求太高,失误较多,得不偿失,除非是弧线较高时候,可尝试挑接。弧线低平时候的感觉还是切接比较稳妥,不过一定要有切短和劈长的手法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22:08 | 只看该作者

Re: 感悟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1。握拍方法不合理
初学乒乓球的业余爱好者,一般不会注重考虑正确的握拍方法,导致影响了单项技术的发挥和整体技术的提高。国家女队教练吕林在执教国家青年队的时候就非常重视队员的握拍方法的形成。下面就推荐一篇gong-cheng 斑竹的文章给急需掌握正确握拍方法的球友参考。



握拍方法和打球的特点有一定关联。快攻型打法就不同于弧圈型打法。直拍的握拍,和虎口,拇指食指,其余三个手指都有关系。



总体原则:松紧适度!



(1)虎口:虎口卡的深,适合大力进攻,卡的浅,适合灵活多变。



(2)拇指和食指:在准备打球的时候,均衡用力;处理正手攻球时,食指适当放松;处理反手推挡时,拇指适当放松;
总之,拇指和食指的协调,是保证球拍拍型的关键因素。
(3)背后三个手指:一般是依次叠加,贴在拍后。快速灵活型打法,三个手指适当蜷起;强力进攻或弧圈型打法,三个手指适当伸直些。
你的握拍方法正确吗?想想看。



2。引拍动作不正确
我见过好多的业余球友,在做引拍动作时,都是用大臂带动小臂向后拉手,导致拉手速度慢,动作不稳定,影响了击球的准确性和发力不足。正确的方法是:做引拍动作时,为了拉开持拍手与来球的距离,是以身体为轴心向后转“腰”来完成引拍动作的。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引拍速度快,便于合理的选择击球位置;二是利用转腰的力量可以加大击球的力量和击球动作的稳定性。提示:看看梅兹的比赛录象中是如何引拍的,对你一定会有所启发。



3。基本站位姿势不正确
业余选手在站位时容易忽视的问题。一是:身体的重心不是放在前脚掌上,这样不利于接发球时迅速起动,直接影响到接发球的正确性和回球的质量;二是:身体的中心普遍偏高,影响了对来球高度的准确判断。一般来讲,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所以在身体重心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正确的身体重心高度应该是:上臂贴近身体自然下垂,肘部跟网同高为宜。这个高度容易看清来球的高低,便于选择合适的击球点。你的重心放在了前脚掌上了吗?是的,我就是放在哪了。正确,加100分!



4。发球时用力、落点不合理
好多的业余球友发出台的长球还可以,但就是发不好不出台的短球,原因何在?我认为他们主要是没有掌握发球的基本规律,具体说:发长球用大力,向前的发力大点;发短球用稍小的力,摩擦的用力大点;发长球第一落点在自己球台的端线附近,而发短球第一落点在球台的中央或靠近球网的地方,不信你试试。



5。盯球意识淡漠
有球友反映接不好对方的发球,找不准击球点,不能予判对方来球的路线等等。原因很多。我看来,产生如上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养成“盯球”的习惯造成的。要改变如上所说的被动局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对方抛球挥拍开始,自己的眼睛就要一刻不停的跟着球走,紧紧的盯死对方的拍形、触球的部位、用力的方向和大小、球落台后的第一落点、球过网时的位置、来球第二落点的位置、球从台面弹起时的运行方向和弹起的高度等。只有掌握了盯球的方法和运用,才能采取合理的接发球方法,提高接发球的成功率。请问,你有盯球的习惯吗?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盯球吧。



6。缺乏迎前意识
相信你遇到过拉弧圈球时漏球;击出的球老是出界;拉、打球没有速度以及前冲力不足等情况吧?你也急于想知道产生此类常见错误的原因吧?主要答案的其中之一那就是:迎前意识不够!具体讲,迎前意识的正确运用方法是:当自己的身体斜对球台回接对方来球时,首先从蹬腿、转腰、身体中心的交换(从后脚向前脚转移)做起,然后才是小臂带动大臂(近台攻球时)或大臂带动小臂(中远台拉球时)球拍触球时的一瞬间小臂突然发力,将球击出。在这里,身体重心的交换就是迎前意识的具体体现,用身体主动迎球,而不是等球,这一点尤其重要!现在提倡“打摩”结合,其中的“打”是靠身体的迎前来实现的,而“摩”是用前臂和手腕的发力来实现的。不妨你试试,看能否解决你目前存在的问题。



7。发球时容易忽视的小细节
发球时,球接触球拍的位置决定了发球质量的好坏。(1)用球拍的前端击球,发出的球的速度就快;用球拍的后端(靠近拍柄的部位)击球,发出的球的速度就慢。(2)用球拍的前端摩擦球,发出的球旋转就强烈;用球拍的后端摩擦球,发出的球旋转就弱。(3)当球拍横向时,用球拍的下部摩擦球,发出的球旋转就强;用球拍的上部摩擦球时,发出的球旋转就弱。(4)当球在球拍上的滚动路线长时,发出的球旋转就强;反之就弱。(5)发球时,用上腰的力量,发出的球速度快、旋转强。总之,发强烈旋转球、速度快的球用拍的前部、下部再加上腰的力量,而发不转球或弱转球用拍子的根部、上部才能实现。以上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8。普遍忽视步法的练习。
不管什么技术都是靠灵活的步法来实现的。正所谓:打球其实就是在打步法!业余球员跟专业球员的差距除了打球的意识就是步法了,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只是不愿在练习步法上下苦功罢了。要想提高球技,我还是恳请大家多在步法训练上下点工夫吧,步法训练不用投入资金和器材,无本求利,何乐而不为呢!



9。击球力量大、小的运用不合理
好多的业余球友在回击对手来球时为了达到“一剑封喉”的效果,往往是不论来球的具体位置、旋转的强弱等,一味的发死力,造成失误多多,适得其反。那么,何时应该发大力,何时应该发小力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来球高、速度慢;*中远台回击前冲弧圈球时;*发球抢攻时,对来球的力量、落点、旋转心里有底时;*近台用反撕的方法回接对方的前冲弧圈球时;挑对方回接到自己台上的近网不转、平网或高于网的短球时;等等,用大力回击!而接对方的半出台半不出台的球时;*回接对方的来球在自己不好发力的位置时;*接发球时;*回接低于球网的短球时;等等,用小力!其次还有中等的发力,在这里就不再表述了,有待球友自己体会吧。



10。忽视手腕、手指的用力
世界冠军庄则栋在自己的著书中有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小学生用大臂发力;中学生用前臂发力;大学生用腰发力;研究生用手腕、手指发力。可见用手腕、手指发力是合理用力的最高水平了。具体在什么时候用手腕、手指发力最合适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中近台拉冲弧圈球时;直拍反面横拉、横打时;台内侧拧时;发球时;弹击时;近台接对方发来的强下旋球用小弧圈回接时;搓加转下旋球时;等等。请相信吧,一旦你较好的掌握了用手腕、手指发力的时候,你肯定就成为一位乒乓高手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22:12 | 只看该作者

Re: 感悟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解密波尔“七剑”-李晓东《乒乓世界》


解密波尔“七剑”

世界乒坛,永远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虽然超一流选手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但真正比较起来,目前还是有三个人的实力明星稍高于其他选手。他们就是王励勤、马林和波尔。用刘国梁的话来说,王励勤是以速度力量为主,马林是以旋转变化为主,也有一定速度,波尔则是位居其中,可以说是集王、马两人之所长——虽然速度比王励勤慢点,但慢不了多少,力量是小点,但相持转攻的能力不在王励勤之下;虽然搓球的旋转比马林差点,但拉球的旋转绝不亚于马林。如果王、马能百分之百的发挥,对波尔将略有上风,但若稍有闪失,波尔就是对中国队威胁最大的选手。那么,波尔到底有那些看家本领,以至能得到中国队、如此青睐呢?现在就让我们一一解密。

第一剑 拉下旋来球先转后冲组合好 手腕转动压弧线
在欧洲选手中,波尔的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我们回忆一下,他的第一板上手,除了对半高球,都是拉加转弧圈,而不是像绝大多数中国选手以冲杀为主。为什么你明知他拉加转,他还是能对所有人形成威胁,而且你觉不出他慢?
答案是:他的拉球旋转非常强,而且弧线非常低,落点同下一板连续拉也十分配套。对右手,他很少会拉到你的正手位,多是拉到你的反手、中间位,这样你回到他正手位的几率就非常高,他再连续拉冲。如此一来,他第一板上手慢,第二板进攻快,一慢一快,就有了明显的节奏变化,所以你可能觉得他非常快,其实细分析,他对你的打击主要还是第二板进攻的快。因为他拉的加转弧圈既转又低且落点好,你很难加力、转攻,只要你用平稳的方法回球,他就达到了目的——不求一锤定音,而是通过两板、三板的组合,尤其第一板与第二板这种加转与速度的组合,给对方以很大压力。
波尔的两脚分开站立。而中国的教科书一般主张两脚开立稍宽于肩,但据测算波尔的两脚间距通常都在一米甚至更大,与众不同。波尔发球后站位较近,因为发球质量较高,对方不太可能出重手挑打,而且他善于拉半出台球,这种站位利于发挥自身特长。
波尔抢拉下旋球的精华所在:

重心压低 一般人正手拉球时两腿的夹角35-40度,波尔却时常超过90度,测算值最多达到105度,因此两脚撇的很开,重心压的极低。

腰髋发力 波尔下半身撇开后,保持站位不动,与上半身的夹角夹的特别紧,全靠髋关节发力,受力很大。

手腕后引 手腕向后下方引拍明显,保证了挥拍迎球时手腕运动幅度较大,有利于加快加速度。

下压弧线 有的人拉加转,就是沉低手使劲摩擦,虽然拉的转但是弧线高,对方适应以后照样可以反拉反冲。为什么波尔的加转拉的低?关键是触球后手腕有个转动。这种转动既是摩擦球也有助于往下压弧线,包括他的重心,也有类似的下压过程。这样就保证了拉球旋转超强而且弧线低,为他下一板的进攻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第二剑 侧身拉球

腰髋拧侧身 重心压弧线
手臂撇落点 异向但同时

波尔的侧身拉球,尤其拉斜线,有独到之处。中国选手侧身,多用小碎步垫几下,两脚离的不是太开,波尔却不同,他在持拍手异侧脚(右脚)跨到位后,吃拍手同侧脚(左脚)并不太跟进,而是保持两脚分得很开,“下边不动,上边动”,几乎全靠腰髋的转动或者说“拧动”来完成侧身。

波尔在拉球时,身体重心是向自己的右下方压去,压至几乎倒地,转腰幅度非常大:而持拍手是撇着向左前走,与重心方向相反。压重心能够控制回球弧线的高度,将其压低。撇手是为了控制弧线方向,让回球具有“滑板”的威力。
类似的撇拉,不仅可用于侧身正手进攻,也可用于在正手位回直线。需要强调的是,拉这种球,压重心和手迎前的时候务必要一致。既压又击,压的劲才能作用的上,压早了可能下网,压晚了跟没压一样容易出界,一定要把两种劲“含”在一起,才能协调、晃动性强。

波尔这种“拧腰”侧身方式的好处在于,击球时双脚不动,双脚都在受力,站位不易乱,所以别看他腰拧着,“拧”完后脚下不乱立即可以还原,假如侧身时垫步、交叉步用的过多,还原速度自然会比波尔慢。像刘国梁、马林这样本身很灵活、小碎步很多的人,照搬波尔的侧身方式未必有意义,但如果你本来步法就慢、重心交换又还不错,就不妨向波尔学学“拧腰”侧身——前提是你经过足够的系统训练。


第三剑 反手反攻

横向发力 撕开角度

看过不来梅世乒赛中德之战的人,一定对波尔频频用反手反攻王励勤的拉球记忆犹新。按说,王励勤抢拉半出台球的水平在中国选手中并不算差,但波尔却能用反手 直接 发力反攻。中国横板选手在反手位解决湖圈球时,多用挡、拱、快带等技术,以不丢球为主,但波尔却能在近中台反手反攻甚至反拉上旋球,这无疑是一项很有创新意义的突破,这意味着乒乓球技术攻打上旋球从此无死角。

其实,波尔反手反攻的绝招,在两年前对萨姆索诺夫的这场比赛中就已初现端倪:在比赛中,萨接发球时抢先用反手将球挂起,应该说这板接发球还是不错的,因为萨擅长退台相持球,接发球时主动发动长球有利于形成对攻局面,不容易打乱自己的站位,避免了由前往后、由攻转防的转换。但波尔早有准备,他直接用反手发力反攻斜线,接着准备侧身连续正手进攻,直接就用大角度调动撕开了萨的防线,形成了随后调正手打反手的有利局面。

波尔反手之所以能够直接发力反攻,一是手位比较高、击球比较早,二是动作并非直接往前,而是有横向发力的成分,即左手挥拍的他挥拍方向往左较多,这样自己不必主动制造弧线,回球反而又低又快,还有助于抵消来球的旋转。以前我们介绍过格林卡相持几板后能有这种横向发力的球,但波尔是前几板就有,更为先进。当然,波尔反手反攻的来球只是带有一定的上旋,现在的他在主场面对王励勤时又有所发展,反攻的是上旋更强的弧圈球(即王励勤的抢拉半出台球)两者技术要领相近,但后者难度更大。

第四剑 正手连攻

劈头盖脸 就地微调 落点严谨

波尔在与老萨的比赛中,在连续打了萨的两板 正手大角后,波尔又打回其反手位,最终迫使老萨回球下网。类似这种反手发动或拉一板加转后衔接正手“连珠炮”的套路,也是波尔常用的制胜法宝之一,其长处在于:

*速度快 波尔的站位前后移动幅度并不大,始终比较贴近球台,手位也保持的较高,所以他的正手连续进攻由上往下压的较多,往往令对手感到“劈头盖脸”;

*连续好 波尔侧身攻完第一板后,身体重心并不是立刻扑回正手位,而是先呆在原地,因为他的进攻落点较好、质量较高,常能把对方的下一板回球限制在某个区域之内,所以他只需就地微调,即可展开连续进攻,这样对保证进攻的稳定性很有好处。徐寅生主任当年打球时也有这种球,攻完大角度后不会盲目去保正手,而是“守株待兔”,不像一些水平不高的选手,侧完身立刻习惯性扑正手,等球到了中间、反手位再重新侧身,就来不及了。

*落点刁 在比赛中,波 尔一般在完成调正手后盯住机会就会打对方反手,而且连续打两板直至得分,体现出严谨的落点意识和较高的战术素养。很多年轻选手在激烈的拼抢中,一旦出了机会球狠不得一板得分,或者哪里舒服就往哪打。相反,优秀选手被动时会用反手撩住了,有意空着正手位,等你打我正手我就去反拉。其实,很多高水平选手在中远台都有正手反拉的能力,但是反手多半只能托半高球,假如我们战术素养不高,打着反手时看正手好象有空当或者位置还不合适就去打正手,很可能中招被对方正手反拉,这种球失分会令自己元气大伤。波尔在这里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近台很快调的很开,出了机会死盯反手不放。

第五剑 发球

二次引拍 避实就虚

有的人是发球前引拍,引完拍后直接摩擦球,波尔却不是,他在抛球时引拍并不大,但在球下落将要触拍的一瞬间,作第二次引拍。由于这种引拍动作小而细腻,连贯性强,加强了挥拍惯性,能把力量真正作用到手腕、手指直至球拍上,所以发球用力集中、出手快、弧线低、隐蔽性强。

波尔这板发球看似简单,实则精明。马林反手位搓球非常转,所以波尔发到马林正手位,迫使马林用正手搓接,这样就抓住了马林的相对弱点,令其搓球旋转下降,弧线也稍高。

也就是说,在发球这个环节上,波尔借助自己的发球质量和落点变化,限制了马林的进攻,把马林的回搓控制在了自己的预想的范围内,为随后的进攻做好了准备。

第六剑 台内争抢

不忘引拍

波尔技术较为细腻,善于前台争抢,所以发球后不象很多选手那样退的很后、手沉的很低,而是贴近球台,上前挑打时上身几乎趴在台面上。很多人在前后没引拍就直接挑打,结果力量释放不够充分、对球的调节显得僵硬,波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先有一个小的引拍动作,再往前打,这是超一流选手的高级细节技术,即使与中国选手相比也毫不逊色。波尔挑打的落点,“定”住了马林的反手,破坏了马林的侧身,形成了波尔主动的局面。

实际上,在波尔与刘国正的比赛中,也是以手腕的突然转动,快搓刘的国正的正手大角,迫使刘国正拉加转球回斜线、陷于被动。

第七剑 正反手衔接

波尔抓住马林反手后赢得了主动,令马林的反手“架”了起来。但马林毕竟也是超一流,他深知如果回到波尔正手位,波尔不必移动就可展开连续进攻,自己将更加被动。于是,马林推了一板直线到波尔反手位。按照常理,这种球已是难能可贵,因为大多数选手从正手回反手较慢,然而,波尔的特点恰恰在于:他在近台由正手回反手更快,由反手到正手却相对慢一点。因此,马林这板能克制一般选手的球,波尔却处理的很好,顺势拉了一板到马林正手大角。波尔回反手时,不象很多人是从台面下“捞”上来的,他的反手较高,几乎是横着过来的,拍形的交换也非常迅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22:15 | 只看该作者

Re: 感悟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反手弧圈球发力一点体会


(完全表述难以达到,尽量吧)

反手拉球有几个要点:
1、不能只靠手臂,要用上脚的移动力,就好像你一个人抓着一张饭桌,用力向右甩。
我形象地解析为:方天画戟
方天画戟属于长兵器,当你向右前扫的时候,肯定有
夹的用力
大臂后击用力
蹬腿向右转身的用力
2、欲上还下
在台内发力最难的是好像根本就找不到球,把握不住
原因是你根本就不敢以击打方式接触球
也许有人说,我就是用击打方式进行反手拉球的,但把握性不好,
打中时爽死,打不中时被骂死
原因在于没有加速的手段
我的手法是:




要求在击球过程中包含以上4中用力
而且,以触到球为开始
用力时间逐步上升,即
打 〈 裹 〈 撕 〈 勾
3、手是佛手
就是好像我们在寺庙中见到的捻花手的感觉
此意在将手腕的感觉化成身体的感觉
4、甜点食指首节之上
也就是在发力击打时以该处去对准球直接发力击打,
但仍然还有后续摩擦把握的感觉
5、撇在弯之中
撇的用力是反手的要素
关键是什么时候将这个元素加上
6、吊球以勾为重,触摩球面 左下 摩擦到 右中上,手腕加力
小臂如反甩向上之状,身体发力向上蹬起,同时横向右移
冲球右脚膝盖与右肩膀的距离保持不变
随意用全身力量去鞭打即可


打是一个吃球的过程,既不是托也不是压,是保证手腕能够有摩擦发力空间的迎击过程,角度是由所需要摩擦的弧线,以及能够触到的最佳点(拍和球2方面)决定的。尽量动用身体的晃动去完成打的过程。

勾是手腕在摩擦中的加速手段,由于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向上向前的摩擦,就在有失去加力的可能之前,通过手指(尤其中指)的下勾,能够将摩擦控制加力完满地完成
非常注意的是:在勾之前,拍往往在运行方向之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6-10-5 07:44 | 只看该作者

Re: 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M02] 长篇大论 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18:24 | 只看该作者

Re: 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打球小技巧


1、用重心控制球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3、“照着来球收小臂”
4、业余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
6、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
7、身体重心一定要低
8、击球时必须放松
9、协调用力是基础
10、向前用力是指导
11、用力支点是关键
12、用力方法是技巧
13、鞭打式发力
14、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
15、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
16、反手拨是横拍反手技术的基础
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和 很薄的撞!!!
18、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
19、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
20、四分之一定律
21、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

具体分析: 1、用重心控制球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量不高。提前判断来球的落点及旋转,晚了就来不及做动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击球,另外动作不要大,因为如果来球旋转稍强的话,落台后弹起来很快,不好找点。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要让弧圈球暴力,应尽量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要有这个“迎”的意识,即一身体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础力量的产生的问题, FORWARD,LOOP INTO THE BALL,就是要向前拉住球。这个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换来完成。(右手为例)右实左虚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脚踩实,右脚尖和球台底线平行,指向东。左脚稍前,脚尖着地,脚跟一定要提起来。上身要含胸收腹。以王励勤、马林榜样,他们含胸收腹作得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都和台面近乎平行。这样的作得好处一是重心会自然地落到两腿的前脚掌;二是这种机制使发力时必须向前,含着胸自然人就向前哈。像马林、刘国政抢冲凶的时候差不多要趴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向上不向前的情况也会自然地被避免。 3、“照着来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尽量迎前往前扫,它自己不能往前了会自己回来,你不用**心,往回拿就没劲了。 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业余横板的问题确实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横板的特长,但很多业余的没有开发好,结果成了弱点,以至于敌不过直板的推挡。还有,我觉得很多横板战位离台过近,影响了正、反手的转换。其实也是由于站位远了反手的问题。所以练好反手是打好横板的关键,而肘的控制相当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横板反手一定要敢于主动加力抢先加力。 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身前击球是指在身体的重心--肚脐前方击球後。 6、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对方过来的球,回击时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击,双方才能有节奏的练下去,而且不累,这样才能提高手感。 7、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这样打球才稳。 反手位厕身时,身体更要低,才能打的准。但注意要活用,当中近台拉前冲时重心不要压得太低,否则导致引拍太低,拉球压不住弧线,易出界。 8、击球时必须放松击球时,手臂必须放松,有用腰转动打球的感觉。 打球要有击打(快攻)的感觉,不是摩擦。要主动去击打球,不要被动的让球来顶你的球板。腰部要放松,不要紧张,否则看起来是直着腰板打球。其实,整个打球过程中,只有击球的瞬间是紧张的。 9、协调用力是基础 ——腿、跨、手必须同时同方向动作 10、向前用力是指导 ——腿、腰、手都必须首先向前用力作用于球,在此前提下向其他方向调节 11、用力支点是关键 ——近网球瞬间支点在腕关节,近台球瞬间支点在肘关节,离台球瞬间支点在持拍手一侧的髋关节! 12、用力方法是技巧 ——根据来球和自己的战术目的,可以采取加力,借力、合力、摩擦、弹击等不同方法 13、鞭打式发力无论是王励勤还是孔令辉他们都在追求一种鞭打式发力的方法拉弧圈,只不过王励勤的爆发力(击球力量,更优于其他选手)所谓鞭打式发力是以腰跨作为向前发力的一个支撑点,在击球一瞬间,腿部撑住腰跨,有肉眼看不见的一个暂停,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点,使手臂得以发力更优化。拉弧圈必须用手腕,现在的弧圈是撞击和摩擦的组合,手腕触球的弹击成分多,摩擦成分少,这个球就比较爆。反之球就比较转!手腕动作要强调力量从食指中指传递到拍子的击球部位,而不是从手掌心传递,食指和中指兼有控制方向的功能,为了控制低弧线因此也就出现手腕向里钩的现象。你们可以仔细观察著名乒乓运动员的弧圈分解图,注意他们的腰跨动作和手腕动作。老瓦就是先从侧面像要搂人一个大嘴巴子那样,把球搂住,然后向前SNAP,即在接触球的那瞬间用爆发力在包住球的基础上收甩。球不是被擦走的,而是边搂边摩兜走的(打磨)。快触球的时候大臂好像被锁住了,前臂刷的一下像鞭子一样向前抽甩。外观上是向前敬礼到额前,敬到不能再向前敬为止,然后手臂自然地也就必须收回还原。拉前冲,肩要放松、要有等球的一瞬间。 14、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撞击球过多。可能当你前冲不冲时你会以为多向前撞击球即可弥补速度,这有点饮鸩止渴,其实撞击球过多易造成弧线不好,失误多;且因旋转不强,也使拉出的球前冲不强,特别是在近台以外。摩擦过多会导致球速满,力量小。 15、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拉球时不视来球旋转,就一种动作。有很多老球痞认为只要手感好啥球都可一样拉------当然不是说上下旋的区别,而是同种性质的旋转可不大考虑强弱。诚然,如果手感好时很多上诉情况都能上台,但这样拉过去的球质量显然要打折,并且大多数业余球手不可能象那帮老球痞那样一天到晚的泡在球馆里,要养成“盯球”意识,平常多留心来球旋转,比赛时就成习惯了 16、反手拨是横牌反手技术的基础基础打扎实了,攻、拉、弹、挑等就容易了,横拍要练好反手必须先练好拨。 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 和 很薄的撞!!!秘籍一:‘球感“(吃球瞬间的手感)来自是YE(软球板好吃球),这是发挥最佳手感靠自身发力的器材秘籍,你可以感觉到马琳是用全身的力量把球吃进球拍然后甩出去!(当然这个过程太快了)狠不得一板把球打破的架势。 秘籍二:来自炉火纯青的动力定型——“蹬腿转腰”。 秘籍三:拍面触球是内弧线轨迹,保证球拍与球的入射角很小,几乎只有5--10度!!这也是胶皮海面能吃住球的重要原因,很薄的磨擦,我教队员的时候形容为:很薄的撞!!!而不是很厚的撞,我们都知道:很薄的撞是摩擦、是弧圈球,很厚的撞是击打是攻球!!!当然,这个很薄的撞是靠”蹬腿转腰“来完成的,此时的手臂并没有收,而是自然伸直和身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体的!!!但也就是在’很薄的撞”的同时大幅度往前转腰,身体重心移到左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马琳的身体前倾的很厉害,这样是为了发挥肩引带大臂的作用,也就是用身体的力量把手臂抡出去,这样就有了:“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最后由前臂手腕作微调!!!这个过程当然是瞬间的。此秘籍的分量为35%,但这个秘籍的感觉不太容易获得,因为要非常快才能产生,我给学生讲的是时候用“0。01秒”来形容。不知你能否理解?!射入角很小,很薄的撞,球拍像和案子平行。好处是球很爆,不惧下旋。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根据球的旋转高度落点位置以及你的战术意图来确定你的击球拍形和角度。秘籍四:立腰或收紧腰,右脚尖朝右,而不是右后方,膝盖稍内扣(这样可以蹦住转腰的力量)手臂固定拍型,在膝盖的上方吃住球,我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形象的理解为:“包膝盖”摩擦,这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弧型轨迹,你不妨试试!! 如果要发大力,或冲中台,就要再加上肩的动作。关节就要适当打开,这样肩也是一个旋转的支点。再说就又会让人觉得复杂,不过我的感觉就是加大动作只是让开一些,不要想太多。还是要以肘为轴,要不然就没有鞭打了。没有鞭打的弧圈球,就是费力、大动作、没有效率而且又不转的弧圈球。如果能做到肩、肘、手腕三个关节陆续一气呵成的收甩,那你的正手就自然很暴了。 18、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灵活!而且有转动,手腕转动方向的平面与胳膊的直线垂直,击球后,要稍微"颠一下"身体,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时回到标准准备动作。为了“颠一下”身体,击球瞬间脚后跟要抬起来。打球要有4个意识:盯球判断来球,移动脚步,击球,还原。 19、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而不能上托,越要压住球,前倾的要比发力小时多点。攻球时手腕要有点弧线,这样球速要快一些。 20、四分之一定律开始练习正手攻球,要牢记个1/4,一是,手臂挥拍的轨迹是1/4园,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挥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圆弧--陆教练在球案上以端线为直径,中线与端线的交点为圆心,划一园弧,右半边的弧线就是手臂挥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对墙,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备动作,以腰部高度划1横线,眉毛高度为最高点,划一圆弧,这是前面的投影。正手攻球,执拍右手拇指压拍,食指放松,中指顶拍,在划1/4圆弧过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圆弧的微调动作,击球上部1/4圆弧;同时前臂也要有1/4圆弧的旋转。 21、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下蹲时,先碎步侧身让开球的路子,然后“双腿”下蹲,而不是 “1腿弓,1腿蹬”,是身体稍微一侧,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时,右脚蹬地不要使身体有窜高的动作,应该感觉重心是平行移动。球拍要沿着球的下降轨迹引拍,当球下降到合适位置,再向上拉,这样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转弧圈动作要领:调整位置侧身;双腿下蹲;胳膊放松 ;向上发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调整步法和击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18:36 | 只看该作者

Re: 感悟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金泽洙正手拉球动作示范

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wthread.php?tid=230761&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18:37 | 只看该作者

Re: 感悟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正手拉球1分钟速成


左腿绷,右腿弓,作引拍状,重心在右脚
上半身不动,仅靠右腿将身子平移到左脚
至此,全部结束

注意,上半身不动,并非是指上半身僵硬不动,而是上半身处在放松的状态中

另外,开始没有感觉的,可以这样:仅靠右腿将身体支到左脚起来,然后落下,跟一个木偶一样
这其中,注意右臂被荡起来的感觉

恭喜你,这就是拉高吊的动作,接下来,你再体会体会怎么将身体的重心平移就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18:39 | 只看该作者

Re: 感悟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金泽洙正手快攻
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wthread.php?tid=230760&extra=page%3D1

确实动作比较舒展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6-11-17 11:12 | 只看该作者

Re: 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过来学习学习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5:16 | 只看该作者

Re: 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很久没有乒协活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5:30 | 只看该作者

Re: 乒乒乓乓个人练球感悟

最近总结了一下,有小小进步:
1.正手拉球有了一定成功率.
能够较稳定拉出区别的前冲、高调、侧转弧圈,但以高调为主,前冲还不够太转,腿部发力没用上。另外要注意拉球的落点角度要更大点,最好落对面台从边线小三角出台.
2.经大运会冠军指点,有了一定发球抢攻和战术套路。(专门写下来,每次打球带着随时看看,要养成战术习惯)还谈不上素养
3.反手拉球以高调为主,手型拍型,不太稳定。发力比较小,不过一般能顶住反手弧圈的业余菜鸟不多 [M01]
4.参加单位比赛,感觉打球的时候杂念少,敢于发挥自己所有技术的时候发挥最好,,打得比较爽的时候有种自由奔放的感觉。

弧圈球就像核武器,谁先上手谁占优势,我拉起来高手也说转和猛

但和高手切磋时明显两个特点:他不给机会你拉球,用发接发、落点控制你;高手的防守能力很强,速度和你不在一个层次,你会感觉被一下又一下的球顶住,疲于应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5-23 16:52 , Processed in 0.0876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