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ander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On the way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0-5-15 10:11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没下文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5-15 11:06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下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5-17 14:23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职场如战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5-17 15:30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大四那时找工作的经历要历历在目。
压力的确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6:05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第三个雇主

那年七月,进入了一个国企。

进去一个星期后,就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他肯定不会炒我,一是我肯定不会在这里奋斗终身。

这间国企,我完全是把他当作一个跳板,根本没有想过为其踏踏实实的效力。当然,活我也不少干,但心却不会给了。

在这个国企里干过以后,充分地了解了国企的种种弊端和各个阶层的思维方式。一句话,如果不清楚国企为什么在市场上无法与其他经济实体抗衡——垄断国企除外,进去做一年,就什么都知道了。

这个国企中午有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段,经常被我拿来做面试时间来用,而且有时候迟到早退点,别人管地也不紧。

而在这个国企工作期间,也成了我应聘面试的黄金时段,手头上有个面试的小本儿,记载着面试的点点滴滴,当时平均每个月见工至少两次。而这样的生活,竟然持续了两年。

当时我面试的足迹,走遍了广州市许多的写字楼,东到开发区,西到荔湾,南到番禺,北面也就到天河北吧,天河北路上也见了不少公司。

任何事情,做的多了,自然就会积累经验和教训,就算是什么都不懂的新人也一样。

我面试和察言观色的本事越来越厉害,以至于面试结束后后续结果也可以判定的八九不离十。

而我对单位好坏的判定标准也越来越清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从小的地方判断大的方向。一个单位不会开诚布公地把财务报表或公司机密立即拿出来给应聘者看,但小的地方,如环境摆设、进出制度却能反映单位的很多问题。

二、员工的表现是公司好坏的标准。一般来说,好的公司有好的员工,坏的公司有坏的员工,也可能那个员工本来是好的,但被坏的公司环境带坏了,因为通常好的员工不会在坏的公司待的太久,迟早都会走人。所以说,一个员工的待人接物可以反映出他的素质,而他的素质也就代表公司的素质。

这其中的面试不乏有精彩之处,略提一下在中信广场Intech的面试。

First round,人事主管迟到了40分钟才出来面试,期间并无任何人员过来解释一下,也没有人给端杯水过来,人事主管本人也不做任何解释。

Second round,在超过约定时间20分钟后还没有人来,我忍不住发作,留下一封信件告辞出门。

在20分钟的等候期间,我看见有人来访,想找Intech一个什么总的人。当时receptionist见面试的小会议室里有包括我在内的三个应聘者,前台旁边的沙发上又坐了两个应聘者,于是对来访的人说:“X总不在,可能是去吃饭去了,你下去逛一下再上来看他有没有回来吧。”当时我听完后目瞪口呆,小丫头长相还可以,怎么话怎么不会说呢!正确的回答应是:“X总不在。现在我们应聘的人比较多,暂时没有位置给您等候,很抱歉。您看是否可以下去商场稍微逛一下。您怎么称呼?可否留下联系电话?X总回来后,我打电话联系您上来就行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迟到是大忌,如果要迟到,应当事先通知对方,而且事后应当致歉。

二、端一杯水给应聘者,表示对其的尊重。

三、receptionist的表现足以反映该公司对其管理不善。

尊重是相互的,一个公司并不能给予每个应聘者职位,但是如果给予他们尊重,则会获取良好的口碑。而口碑这种无形的影响,有时候真的很难说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5-17 17:16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找工作 [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5-17 17:50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M41] [M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5-17 18:05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厉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6:28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第四个雇主

事情的发展总是给人以柳暗花明的感觉,每当自己觉得走投无路时,转机却总是悄然而至。

在那间国企过的第二个春节,同事们排成大队轮流到各个老板那里讨利市,我跟着大队走过几个大老板后,看着前后左右同事们的笑脸,不禁感到一阵悲从中来——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要在这种单位发霉腐烂不成?!当时立即没有什么心情继续讨利市,郁郁寡欢地回了自己的座位。

那年四月,在广州日报的网站上看到一个职位,发了封简历过去。随后约见面试,老板K直接面试我。

入职两年后,偶然有机会看到了K当时在我的简历上写的一句话“good, don’t know English level”,我想起面试那天,由于K给我派了一张名片,因而晚上写了一封英文电邮向他致谢并承认自己性格的确有点内向(K在面试时未点破)。不知道是因为那封英文电邮,还是因为我够坦率,反正K认可了我。有点巧合,不是吗?

不过后来从其他同事知道的信息,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命运的安排。

诸如,行政部H告诉我,当时这个职位简历收了不少,但因为K要经常飞来飞去,习惯看电邮。因而纸质的简历一概没看,先看的都是通过网上投递过来的电子简历。而鬼使神差,我作为K面试的第一个人,面试完后,不知道因为K太忙还是什么缘故,没有再面试另外的候选者,就直接敲定了我。

销售部G后来和我很熟,经常中午一起出去吃饭。有一次闲聊起我在这里的入职经过,我自嘲说自己狗屎运比较好。G却和我说,他和K聊过用人之道(G和K的关系不错),K一向认为招人只需要合适、上司和下属合缘就可以,不必过于苛求什么条件最佳,一个优秀的人才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团队人员。就象熊瞎子掰苞米一样,等把所有的苞米掰完,虽然知道那个是最好或最合适的,但却错过了享受它的机会,还不如在开始时觉得合适就吃,至少不用饿那么久。

入职三个月后,K突然很少来广州,电邮也很少,我感到一阵彷徨,不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怎么了,由于我直接隶属于K,如果顶头上司不满意,我在公司里的地位便岌岌可危。

入职六个月后,有一次我正忙着准备出差,行政部的H通知我K请大家吃晚饭。我第一反应就是不去,出差的公事也赶着要做。H很小声地说,“是最后一餐。”我当时楞了一下神,旋即将机票改签至次日的第一趟航班。

就这样,K成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跑路比我还快的老板。后来得知K去了麦德龙上海总部,待遇不错。

我很感谢K,他给了我一个机会,在漫漫的职场路上上升了一个层次。

K走后,我有一段很彷徨的时间,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不知道怎么在公司内定位。好在当时几个老板B、H、X、M,乃至后来的J,都看的起我,给我事做,逐渐地在公司内扎稳了脚跟。不过这事也产生了个后遗症,那就是多头领导。对于我这个职位而言,自律性要求比较高,因为可以说几个老板谁都可以管我,谁也都不可以管我。

当时大老板Y把生意分成两块,一块是实业,一块是ICT,我隶属于实业的体系。Y本人喜欢ICT业,并不注重实业,当时实业不断赚取的利润和现金流都被Y投入IT业烧钱。

后来和B攀谈时,B纠正了我的错误看法,说Y这么做也并没错。当时Y计划通过不断地投入和并购,将ICT业务做大,然后在国内上市圈钱。一旦成功,就全盘皆活。但很遗憾,当时证券市场运作不成功,实业体系由于输血支出过多而终于面临崩溃的境地。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入职后的第三年,公司开始拖欠工资。虽然当时我的生活并不会因迟发工资而产生特别恶劣的影响,但公司的举措,乃至我所知悉的信息,无不提醒我必须谋求退路。

员工是企业的基础,我觉得最蠢的削减成本的办法就是拖欠工资,因为这么做并不能省多少钱,反而让自己的队伍军心不稳,实在得不偿失。

Y是资本运作高手,这点我是折服不已的,但心脏实在承受不了那种走钢丝的感觉,怪不得B、H、X、M、J每个人多少都有点神经衰弱、失眠、胃病的症状,有时候真的很同情他们,老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Y不善于企业内部管理,而且计算的又经常太精明,其结果就是很多合作者转眼便成了仇人。集团内烽火处处,狼烟四起,股东诉讼、销售团队集体离职。最风雨飘摇时,集团在国内由北到南三个城市进行四起诉讼,在香港一起诉讼,在美国一起诉讼,而且每一起诉讼都不是赔个几十几百就能完结的小案子,每一个判决都差不多可以决定一间公司的生死。香港的公司秘书曾抱怨说,白天看着国内和香港的案子,晚上和美国律师通电话,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

当时我也到处寻找应聘的机会,当然没有象上任雇主时那样漫天撒网,而是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公司应聘。也许是因为针对性强,也许是因为我的资历的增加,通常面试的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

曾在体育西路面试的一间网络设备制造公司,经历比较有借鉴意义。

Second round,被问及有无给家用的问题时,我一迟疑,按自己对“给家用”的理解说没有这个习惯(我家真的没有按月给钱的习惯,但我会负责缴纳物业管理水电煤气电话的各项杂费,出去买菜买东西逛街吃饭,只要我在也绝不会让母亲掏钱)。当时我捕捉到那个香港招聘者微微显露地一丝不快,觉得不妥,想要进一步阐述,却被他坚决地制止了,后来不出意料地被剔除了。

事后总结经验:那个香港招聘者没错,按传统古训“忠臣多出于孝义之家”,不给家用就意味着不孝,不孝意味着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不是一个好员工。而我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没有做错,我已经过了需要文过饰非的年龄,若是期盼遇到一个可以长久效力的雇主,就应该把自己真实的一面显示给招聘者,用不着掩饰。可能当时我说话方式有一点问题,应该简单阐述清楚,不管怎样,这一点小小的误解造成我与那个职位失之交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7:13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第五个雇主

遭遇这个雇主完全是我严重的崇洋媚外心理影响所致!我承认,过错在我。在这里,也想提醒大家,不是见到外资雇主就等于到了天堂。

尽管按我见微知著的评价方法,这个雇主有些条件并不符合标准理应一开始就被剔除。但不知道我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一见“外资”两个字就丧失理智和判断,或许是因为专业对口,或许是以前一直没有在外资公司里工作过的缘故——事后我说了一些在这个雇主的遭遇,身旁的不少人都不能相信外资单位也会发生这种事情,可见,对外资的迷信也不仅局限在我一个人的身上。

那段时间虽然不长,但极为痛苦。我一直在立即辞职和骑牛找马的选择之间犹豫不决,不知道对我而言,两种后果那一样会更好过一些。

那期间有个面试也颇为经典,前后见了四轮,最后一轮被刷掉。当时我一见那个招聘者走进房间,第一感觉就是要糟——那是一位颇为干练的香港女士,其气质与我截然相反。简单地讲,我们两个不合缘,没法成为上司下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5-18 23:04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很不错的经历,很不错的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5-18 23:22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M29] [M29] [M29] [M21] [M21] [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0:54 | 只看该作者

Re: On the way

随笔

本来在那年年初,第六个雇主已经对我进行了一次电话面试,但由于我当时刚接下第五个雇主的offer,所以表现地不是很积极,就被刷掉了。

后来在第五个雇主那段痛苦的期间,发现第六个雇主的招聘职位依然有效,于是厚着脸皮又发送了一次简历。

电话面试后,老板面试,顺利入职。

入职后,行政部的K和我关系不错,曾经告诉我,当时应聘的人高不成低不就。素质差的单位不想要,素质好的又瞧不上单位,最后我和单位互相都看的合适就招了我进来。

呵呵,没有最好,没有最坏,只有最合适,真的是金科玉律。

因为现在仍然在职,所以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雇主,可能还是有一点顾忌。

+1在我入职后立即适时出现,我也经历了恋爱、结婚、升级的重大人生里程。有时候很奇怪+1为何在这么准确的时间段出现,也许这就是缘分,太早不行,太迟不行;也许我和+1都在一直地为并不知晓的彼此默默守候,直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人物最终出现。

美国西部片的结尾,多是好人消灭了坏蛋后,伴随着沧桑的曲调,英雄孤单的身影逐渐消逝在荒漠之中。残阳似血,偶见一两处仙人掌簇立,寂寥无声。

有时想想,人生不过就是一个旅程,忙忙碌碌、追追逐逐,只不过是在经历着一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6-3 10:52 , Processed in 0.0849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