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乔伟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美国孩子的权利 (转) 》

[复制链接]
60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6:12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建议四:让孩子体验成功。
当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因为任何成绩都是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取得的。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同时,父母要教育孩子帮助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孩子有麻烦的时候,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同样,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需要孩子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当孩子感受到被帮助人的感激之情时,孩子会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提高责任感。
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有位10岁的小女孩,负责倒家中的垃圾已经5年了。在她5岁那年,她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车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父母为了支持她参加家务劳动,对她倒垃圾的事予以表扬,夸她能干,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做事的习惯做事的习惯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有与命运较量的勇气,要有创造一番事业的决心。”是的,做事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关键。能否有条不紊地做事情是孩子在生活中重要的能力。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知识经济社会中,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做事的习惯就是要培养孩子适应劳动世界变化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会行为技能和个人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2#
发表于 2009-1-7 19:39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
发表于 2009-1-22 16:18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第11种习惯 做事有计划
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延宕是偷光阴的贼。——狄更斯
要学会强迫自己天天读书,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搁到明天。今天丢弃的东西,明天怎么也补不上了。——苏霍姆林斯基
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时间和选择要点。只是要注意这种分配不可过于细密琐碎,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地瞎忙等于乱放空炮。——培根

有本杂志上刊登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商人,在小镇上做了十几年的生意,到后来,他竟然失败了。当一位债主跑来向他要债的时候,这位可怜的商人正在思考他失败的原因。
商人问债主:“我为什么会失败呢?难道是我对顾客不热情、不客气吗?”
债主说:“也许事情并没有你想像得那么可怕,你不是还有许多资产吗?你完全可以再从头做起!”
“什么?再从头做起?”商人有些生气。
“是的,你应该把你目前经营的情况列在一张资产负债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后再从头做起。”债主好意劝道。
“你的意思是要我把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详细核算一下,列出一张表格吗?是要把门面、地板、桌椅、橱柜、窗户都重新洗刷、油漆一下,重新开张吗?”商人有些纳闷。
“是的,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按你的计划去办事。”债主坚定地说道。
“事实上,这些事情我早在15年前就想做了,但是一直没有去做。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商人喃喃自语道。后来,他确实按债主的主意去做了,在晚年的时候,他的生意成功了!
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成绩。一个在商界颇有名气的经纪人把“做事没有条理”列为许多公司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做事有计划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计划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孩子都有早晨起床找不到袜子、学习用品或者生活用品的现象,这便是做事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坏习惯。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计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引导,孩子们往往会养成不良的习惯,从而给一生带来麻烦。
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处理应该处理的事情而不会手忙脚乱。做事没有条理的人,他将无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学习和工作。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没有条理、没有计划的孩子将会比其他人走得更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9:37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呢?
建议一:让孩子做事有条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么,父母都要让孩子做得有条有理。例如,房间摆设井井有序,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以免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晚上睡觉之前,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有一位爸爸是这样教孩子有条理地做事的:
这位爸爸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做事非常没有条理,常常是乱放东西,用的时候又拼命地找。为了使女儿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这位爸爸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有一天,爸爸对女儿说:“一个人如果爱好收藏,他就会感到很快乐。”
女儿有些怀疑地看着爸爸,说:“是吗?那应该收藏一些什么呢?”
爸爸说:“什么都可以,比如你喜欢画画,那就可以收藏各种美术作品。”
女儿说:“那很容易,我会收集好多好多画片的。”
谁知,爸爸却说:“‘收’容易,‘藏’就不容易了。”
女儿有些纳闷了:“怎么不容易?”
爸爸说:“‘藏’就是会分门别类,就是要学会条理化。”
然后,爸爸就给女儿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藏书条理化的“资料十进分类法”。这个分类法就是把所有的资料由粗到细分成类、纲、项、目四个层次,每一层次以0到9为记号分成10等份。于是,全部资料便可分为10类、100纲、1000项、10000目。
爸爸告诉女儿,“类”代表知识体系,“纲”代表专门知识,“项”代表专业,“目”代表形式。如,知识可分成10类:A.哲学;B.历史;C.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E.工程、技术;F.产业;G.艺术;H.语言学;I.文学;J.总类(即不包含在以上九类之内者)……
在爸爸的指导下,女儿把自己的图书分门别类地整理了一下,而且把经常要使用的书放在比较醒目的地方,把暂时不看的书放在其他地方。这样,她就做到心中有数,在寻找图书的时候非常方便。
更重要的是,女儿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做事有条理,她开始注重自己安排事情,比如,书包整理得非常有条理,语文课本、数学课本都是按顺序摆放的,只要把手伸进书包摸到第几本书就知道是什么,再也不用拼命翻书包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做事一定要有条理、有计划。比如,家里要整理得井井有条,东西不要乱放,看完的书要放回原处,衣柜里的衣服要分类摆放等,这些细小的行为都可以影响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当然,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恒心,还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5#
发表于 2009-2-16 15:43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建议二:引导孩子向做事有条理的人学习。
许多孩子做事没有条理,当父母跟他强调需要有条理地做事时,他往往无法接受父母的意见。事实上,孩子需要身边的榜样来引导。
有一位妈妈正为女儿做事没条理而烦恼。她的女儿英英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却是经常东西乱放,自己的房间一团糟。
有一次,这位妈妈跟同事说起了这件事情。同事对这位妈妈说:“我女儿婉儿以前也是这样,有一次,我家里来了个小客人,她做事非常有条理,每次都帮助我女儿整理东西,教她怎么整理自己的房间和东西,结果,我女儿现在做事很有条理。要不,你带你女儿到我家住两天,让我女儿教教你女儿好了。”
于是,这位妈妈就把英英带到了同事家。两个女孩玩得很高兴,一起玩拼图、玩棋类游戏等。两人玩得差不多了,婉儿便很自觉地收拾东西,并放回了原来的地方。英英看着婉儿收拾,也帮忙收拾了。第二天,英英学会了主动去收拾东西。英英从婉儿家回来后,就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再也不会乱放东西了。
建议三:教孩子做计划。
要让孩子做事有计划,父母可以向孩子示范自己的计划。即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孩子,并且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帮着计划。比如,在周末的清晨,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今天我想好好安排我们的生活,吃完早饭后,我们到公园去看花展,然后回来吃午饭,午饭后你小睡一会,一点钟我们去少年宫学画画,三点我带你去海洋馆,回来后,你要写一篇一天的见闻,你觉得这样安排好不好?”
这种示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而且,他能够学着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计划提出了疑问或者孩子有了计划的意识后,那么,父母就可以让孩子来安排、计划一下了。
比如,一家人有老有小,在周末的时候去公园游玩,孩子往往会喜欢玩一些新奇刺激的活动,像碰碰车什么的。于是,可以让孩子将一些活动,如划船、拍照、玩碰碰车、钓鱼,按一次的次序和时间来安排,既要照顾大家,也要考虑个人的喜好。如果孩子安排得合理,就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得不合理,就要跟孩子讲清为什么。
这种实践性的锻炼最能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更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安排和计划,这样孩子能够更好地遵守自己的计划。
有一位聪明的妈妈,发现孩子在学习弹琴的时候总是没有计划,刚想弹琴,不一会又去看动画片了。有一天,妈妈对孩子说:“你每天得弹半小时的钢琴,刚回家的时候弹也行,吃完晚饭弹也行,但是,弹的时候你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弹足半小时。”孩子考虑了一下,因为晚饭前有一个他喜欢看的动画片要播放,于是他选择了吃完晚饭再弹。结果,他确定自己的计划后,居然一直执行得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34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建议四:让孩子按计划办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向孩子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并给孩子的各项行为制定一些计划。当然,这些计划的制定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与父母一起来制定计划。
当计划制定了以后,孩子必须按计划办事,不能半途而废。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讲,父母应该要求他们在玩的时候自己把玩具拿出来,玩完以后自己收好;对小学生来说,就要要求他们看书做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写完以后才能去玩;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要求做事有责任心,自己把握做事的进度。
一位小学生做事非常磨蹭,本来没有多少作业,却非要拖到很晚,熬得妈妈又气又急。
有一次,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她跟儿子约定,做作业的时间只有半小时。然后,妈妈把闹钟上好,同时,儿子开始做作业。半小时一到,闹钟就响起来,儿子还差两道题目没做完。儿子向妈妈投来求助的眼神,但是,妈妈毫不犹豫地说:“时间到了,你不要做了,睡觉吧。”
第二天,妈妈把儿子没做完作业的原因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支持妈妈的方法。这天晚上,妈妈又上好了闹钟,儿子一开始做作业就很抓紧时间,效率明显提高,居然顺利地在半小时内做完了作业。
从这以后,儿子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提高了。而且,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他都会有意识地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限,有计划地去做了。
建议五:教孩子按规律做事。
引导孩子计划周密,学会有条理、有理智地生活,都离不开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说,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冲动蛮干乱计划。
威尔逊和同学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活动。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一些情况,并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让孩子们自己回家去准备营地生活用品。妈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威尔逊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在他出发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平原冷得多,显然威尔逊忽视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需要带的东西,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
威尔逊高兴地走了。过了两天。等他回来时,妈妈问:“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
威尔逊说:“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我认为那里的天气会和这里一样,所以只带了平常穿的衣服,没有想到山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下次如果你去佛罗里达,也带同样的衣服吗?”
“不会的,因为佛罗里达很热。”
“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再作决定。那手电筒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想到要带手电筒,可我忙来忙去,最后把手电筒给忘了。我想,下次野营时我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就像爸爸出差时列的单子一样,这样就不会忘记东西了。”
在妈妈和威尔逊的一问一答中,妈妈帮助威尔逊总结了计划不周的教训。其实,这位妈妈完全可以在事先提醒孩子,但她认为,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因此,她没有提醒孩子,而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尝到自然惩罚的后果,从而逐步学会有条理地安排一切事情。
另一位爸爸也用相似的方法使儿子改掉了做事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这位爸爸是这样说的:
“一次,我发现儿子又忘戴红领巾了,为了让孩子尝尝丢三落四的后果,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次,我没有给他送红领巾。儿子放学回来沮丧地说,因为他没戴红领巾,他们班被扣了1分,同学们都责怪他。于是,我趁热打铁说:‘以后你一定要把该带的东西整理好!’儿子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从这以后,儿子做完作业总是认真地收拾书包,嘴里还念念有词:‘钢笔、尺子、语文书、默写本、文具盒、红领巾……’做事有条理多了。”
建议六:教孩子做事之前定计划。
德国人非常注意做事的计划性,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他们也是十分注重引导孩子做事讲究计划。
如果一个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我周末想去郊游。”他的爸爸不会直接说“好”或者“不好”。他会问孩子:“你的计划呢?你想跟谁一起去?到什么地方去?怎么去?要带什么东西去?”如果孩子说:“我还没想好。”爸爸就会对他说:“没想好的事情就不要说。如果你要去,就要先做计划。”这样,德国孩子做事一般都比较严谨,做事之前往往会有周密的计划。
当孩子提出某项请求时,父母可以问孩子:“你的计划呢?”当你的孩子逐步习惯了在行动之前做计划后,他就会养成先计划后办事的好习惯。作为父母,你可以耐心地与孩子讨论他的计划,并使计划趋于可行,那么,孩子也就悄悄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05:44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主题:美国幼儿园写给中国父母的一封信 (转)
1.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只是在试探你。

2.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它反倒让我有安全感。

3.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来分辨它。

4.别让我觉得我比实际的我还要渺小。它只会让我愚蠢地装出超出我实际年龄的傻模样。

5.如果能够,请别在人前纠正我的错误。你私下的提醒,会让我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

6.别让我觉得我犯的错误是一种罪。它会降低我的人生价值观。

7.当我说“我恨你”的时候别太沮丧。我恨的绝不是你,而是那降生在我身上的压力。

8.别过度保护我,怕我无法接受一些“后果”。有的时候,我需要经由痛苦的方式来学习。

9.别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时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

10.别唠叨不休,否则有时候我会装聋作哑。

11.别在仓促或无意中做下允诺。请记住,当你不能信守诺言时,我会是多么的难过。

12.别忘了我还不能把事情解释得很清楚,虽然有时候我看起来是有能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能事事正确无误的缘故。

13.别太指望我的诚实,我很容易因为害怕而撒谎。

14.请别在管教原则上前后不连贯、不持续。它会使我疑惑,而对你失去了信任。

15.当我问问题的时候,别敷衍我或拒绝我。否则你会发现我终将停止对你发问,而向它处寻求答案。

16.别告诉我说,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试着去了解,便会发现它对我是多么的真实。

17.别暗示或让我感觉到你是完美、无懈可击的。当我发现你并非如此的时候,对我将是多么大的打击。

18.别认为向我道歉是没有尊严的事。一个诚实的道歉,会让我对你更接近,对你感觉更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8#
发表于 2009-3-28 00:38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主题:美国幼儿园写给中国父母

好贴,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7:19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 好一个中美混血“公主团”:

好一个中美混血“公主团”:狂人李阳家的美式家教
如果您是家长,无论您多忙,希望您都能够花点时间看完。对教育孩子非常有启发。如果可以,请转发给您的家长朋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0#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7:20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主题:美国幼儿园写给中国父母

1998年,年轻美丽、身材高挑的Kim,来到了中国。她当时是美国一所中学的英语教师,前往吉林一所中学,考察英语在中国的教学方法。正是应了那句俗话“千里姻缘一线牵”,到中国的第一天,Kim就遇到在这所中学演讲的李阳。他的年轻帅气,他的青春激情,他独树一帜的英语教学法,以及他那“让3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伟大梦想,给这位蓝眼睛的美国姑娘留下了深刻印象。李阳演讲结束,握着Kim的手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李阳,美国加利福尼亚人。”他那纯正的略带加利福尼亚口音的英语,让她对他的话深信不疑。Kim顿时很激动,说“异国遇同乡啊”。
Kim从此就留在了中国,做疯狂英语的外籍教师。也不知从哪一天起,两人相爱了。她想跟李阳生一个孩子,李阳不赞成。他奔波全中国,有时一天演讲三场,人数最多的一场演讲会,竟有10万之众。他忙得连睡觉,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结婚要孩子?但Kim怀孕后,自己飞回美国生下了女儿。女儿两岁时,她觉得要让女儿见见爸爸,于是回到中国。这是李阳第一次看到他的骨肉血亲,他可爱漂亮的女儿。尽管才两岁,她竟是那么乖巧懂事,穿衣吃饭,读书画画,无所不能。狂人李阳惊得目瞪口呆之余,对Kim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Kim,你是怎么把女儿教育得这么好的?你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李阳奉子成婚。婚后,为了充分发挥妻子的教育才能,李阳一连生了三个女儿,用他的话说是“公主团”,“公主团”被教育得如此优秀,以至于人人见了都惊叹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7:20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主题:美国幼儿园写给中国父母

关键词:生活技能。李阳总结:中国父母认为知识更重要。Kim最注重孩子生活技能的培育,认为重知识不重生活技能是本末倒置。
李阳一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李丽今年6岁,二女儿李娜2岁,三女儿李花才两个月。带三个孩子,Kim竟不要保姆。李阳有两个助手原本住在家里,因为他们惯孩子,KMI让他们全搬走了。Kim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觉,一刻都停不了:每天打扫卫生,拖着三个孩子去超市购买日用品,三个不同年龄孩子的不同食谱,三个孩子不同阶段的习惯培养,大量阅读书籍和杂志,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她无怨无悔地付出,身上有一种很多中国母亲都无法比拟的吃苦精神。
像所有的美国家长一样,Kim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技能(life skills)。她认为,从小就独立的孩子是自信的,从小就独立的孩子走入社会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孩子八九个月大,能自己端住杯子时,就开始自己喝水;能捧住饭碗了,就开始自己吃饭,一开始吃得满地、满身都是。刚会摇摇晃晃地走路,孩子就自己提了小凳子去卫生间——一个不太小,要踩上凳子,才能够坐上马桶,手纸常常被她拉得老长老长的。很少中国父母会情愿搞成这个样子,但Kim像所有的美国妈妈一样,认为把脏成一团的孩子洗干净,要比重新树立起他们做事的积极性和勇气容易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7:20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主题:美国幼儿园写给中国父母

李阳的助理看到那么小的孩子笨手笨脚地系鞋带,常常忍不住想帮忙。而这时。小小的李丽和李娜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I can do it.”这是美国孩子常说的一句话。Kim总是说:“NO,替孩子做她们能做的事,是对她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也是对她们自尊的伤害。”正因kim从小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当Kim抱着两岁的女儿回来,当李阳第一次见到女儿李丽时,一连好几天,小李丽都让他惊得目瞪口呆。晚上,小李丽跟妈妈道了
晚安,自己安静地睡觉,不怕黑,夜里自己开灯去卫生间。早晨醒来,李丽自己刷牙洗脸;然后从一个专门放内裤的纸盒挑出内裤,再从另一个专门放袜子的纸盒里拿出袜子;然后打开衣柜搭配衣服,嗯,白裤子配红上衣?黑短裤配这件碎花T恤也是不错。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小公主一样漂亮后,李丽坐在桌前吃早餐。她刚刚两岁,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衣服上也干干净净。饭后,李丽坐在地板上看书,看得津津有味,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其间,她跑过来对妈妈说:“我要喝水。”Kim说:“好的,自己去倒吧。”李阳忙说:“爸爸去倒。热水会烫着孩子的。”Kim说:“我教过她了,她懂得热水烫,会小心的。”果然,一分钟后,李丽自己端着杯热水回到桌边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7:21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主题:美国幼儿园写给中国父母

又过了一会,李丽想喝酸奶。见爸爸妈妈在忙着工作,她就自己提张小凳子,踩上去;从冰箱里搬出一个盛了12小盒酸奶的纸箱,把纸箱放在茶几上,她开始用一块塑料刀片划开纸箱的透明胶;顺利打开箱子后,用力把连在一起的酸奶盒分开。拿出两盒,插上吸管,送给妈妈一盒,自己捧着一盒喝了起来。李阳心中充满了激动与内疚。激动的是,原来家庭教育可以如此成功!内疚的是,自己没有见证这个伟大的过程。于是,李阳决定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
几年过去了,如今,李阳的二女儿李娜两岁了,就像当年两岁的李丽一样,她自己管理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提着小凳去卫生间,有时候还用刷子把马桶洗得干干净净……而6岁的李丽,完全像个小大人了,除了打理自己的生活外,还帮妈妈扫地,带妹妹,还会做美味的糕点——从和面、揉面、做蛋糕到烘烤,到香喷喷地端出炉。李丽牌蛋糕,是李阳家中的名点。
如今,6岁的李丽上学了。李阳的助理每天负责接送,总想替孩子背沉重的书包,但Kim坚决地说:“NO,这是life skills(生活技能)。”于是,上学路上,李阳的女儿就成了唯一自己背书包的小学生,因为所有孩子的书包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背的。
李丽现在每天一大早就出门上学,很晚才回到家。Kim忧心忡忡地对李阳说:“女儿早出晚归,我都没法参与她的教育中去了!我担心她的生活技能会降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7:22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主题:美国幼儿园写给中国父母

关键词:自由和尊重。李阳总结:中国妈妈不相信孩子知道冷暖、知道饥饱,而美国妈妈认为,孩子的冷暖必须由她自己去感觉。如果她的冷暖凉热都要父母来决定,这个人的生存能力一定很弱。Kim刚到中国时,李阳还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就与李阳的父母住在一起。婆媳两个,一老一少,一中一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两个女人天天发生激烈的冲突。 本来,儿媳抱着孩子进门,李阳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娶一送一呀,媳妇刚进门,奶奶就抱上了两岁的孙女!可刚笑了半天,老太太笑不出来了。晚上8点,Kim把孩子送到儿童房里睡,然后就回自己的卧室和李阳叙话。奶奶忙把孙女抱回李阳夫妻的大床,气呼呼地说:“孩子这么小,能一个人睡吗?”Kim那时中文还没有现在好,听了李阳的翻译后,说:“她从5个月起就自己睡觉了,没问题。”老太太听她叽里咕噜的,也不知她说的什么鬼话,正站着发愣,Kim又抱起孩子送回儿童房。老太太气极了,也不再搭话,反正彼此听不明白,又把孩子抱了回来!kim又把孩子抱回儿童房……就这样,婆媳两个,把孩子抱了五六个来回,最后,李阳出面支持媳妇的行为,老太太于是拂袖而去,连骂自私的洋鬼子! 这样啼笑皆非的冲突天天都有。李丽一哭,老太太连忙抱在怀里哄着:“好宝宝,不哭不哭。”Kim急忙找来李阳翻译,耐心地对婆婆说,孩子哭时,是一个交流机会,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她想要什么,她是渴了还是想要什么玩具。“交流?”婆婆一脸惊愕。李丽吃完饭,离开了饭桌。奶奶忙端着碗追,嘴里说:“李丽没饱,再吃再吃。”Kim惊讶极了,说:“妈妈,李丽知道自己吃饱了没有。”李丽穿了
件毛衣。奶奶说:“天冷,得穿棉袄。”李丽说:“不冷不冷。”奶奶说:“你冷你冷,冻病了怎么办?”Kim说:“妈妈,李丽真的挨了冻,下次她就不再犯这种错误了。”婆婆拿着棉袄就是不肯放下,kim瞪圆了眼睛说:“她有选择衣服的自由,你无权干涉她的自由:”婆婆仰天长叹:秀才遇到兵,不,土婆婆遇到洋媳妇,有理讲不清!穿衣风波还没有结束。Kim带着李丽外出,一出门,小区里的小保姆、老大妈“哗”地全围了上来,一齐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地惊呼:“哇,这么冷的天,孩子穿得这么少?你这妈妈太不称职了!”这些中国人太不友好了,无端地对我横加指责!Kim脸上的笑容都僵了,举起孩子的小手晃一晃,说:“热的。”李丽也说:“我不冷。”众大妈一齐摇头说:“怎么会不冷呢?你一定冷一定冷。”人多口众,Kim大败而归,回到家里冲李阳发火:“她们凭什么干涉我的私事,她们有什么权利干涉我?”李阳说:“人家这样说,是表示关心的意思。”Kim大吃一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5#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7:22 | 只看该作者

Re: 乔伟少儿双语"养成教育"实验园-《主题:美国幼儿园写给中国父母

当时李阳家住的那个小区有一个花园,花园里有一个极浅极浅的池塘,也就半尺深的水,水面上十几块圆石头一字排开,可供行人穿过池塘。两岁的小李丽非常喜欢在这石头上跳来跳去。可是,大妈们看到了,又一齐惊
呼:“你这个妈妈怎么当的?孩子要掉进水里了!”Kim这一次知道她们说坏话是表示关心,不再生气,笑着说:“没事没事。”可大妈们哪里肯信,李丽每跳一块石头,她们就一迭连声地惊呼:“啊!坏了!”“啊,要摔倒了!”李丽被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喊声吓得身子一歪,“扑通”一声,竟真的掉在水里了!大妈们一齐跌足叹道:“你这个妈妈,我们说你不听,孩子果真掉下去了吧?”Kim哭笑不得,说:“冤案冤案!”她想说“冤枉”,一时想不起那个词儿。
李阳对以上中西冲突作过总结:有些中国妈妈把新生儿当作一个肉球,一个只会吃喝拉撒睡的肉球对待;而美国妈妈,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跟她说话,就给她讲道理,就把她当成大人来对待,她有权决定自己生活
上的事,她有选择的自由。事实上,你把孩子当大人,孩子就真的会像大人一样懂事、独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6-14 22:32 , Processed in 0.0911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