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7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琳老师谈钢琴】很多孩子学琴不到一年,就不想学了,该怎么办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5 1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孩子学琴不到一年,就不想学了,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
  1、开始学琴的时候,是孩子想学琴还是家长想要孩子学琴,这点很重要。如果是孩子想学琴,家长就让他学,孩子不想学琴了,家长就说:算了吧,不勉强他了,就由他不学了。这样一来,就前功尽弃,前面的时间和金钱就白白浪费了。如果是家长想要孩子学琴,那就要让他坚持下去,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贪玩的,学怎么东西都是三分钟热度,大人不管他,他学一段时间就不想学了。但是,大人让他学,多数小朋友都能坚持学下去。
  2、有没有固定上课和练琴时间。有些家长有空就带孩子来上课或练琴,没空就不来,这对孩子学琴影响很大,孩子会认为来不来都行,就不认真去学了。所以,要有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每周什么时间上课,每天什么时间练琴都要固定下来。就好象每天回学校、吃饭、做功课一样,习惯成自然就好。
  3、学琴的目的是什么?一般来说,是让孩子学多点东西,开发一下大脑,培养音乐素质,或者以后考音乐学院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坚持和锻炼了耐性。以后做什么成什么。
  总之,孩子能不能学下去,关键是家长有没有让孩子坚持。小朋友什么都不懂,大人让学他就学。大人不管他,他就学不好或者干脆不学了。孩子到了学钢琴的厌倦期,要靠家长多跟他沟通,多说道理,反正迫也好哄也好,一定要让他坚持下去,过了这一关,就没问题了。
  刘诗琨大师说过:“练琴哭着练跟笑着练出来的效果没多大分别。”
  当然,我希望每一位琴童都能笑着去练琴。
  下面来说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可以更好的帮助家长让孩子继续坚持下去:
  一、 入门阶段须培养坚持精神
  幼儿的音乐教育半途而废者不在少数,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比学琴本身更有意义。我们认为入门阶段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这一阶段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受点皮肉之苦,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当真或过火,适可而止,否则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乐器产生反感,那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了。孩子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天性特点,注意力的短暂性,要耐心引导适当娱乐。还要严格训导,我们常常会同孩子说,不是你学不好而受罚,是因为不坚持。每当孩子不集中精神之时,我们总是鼓励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二、 随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给于适当目标和积极的鼓励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随时肯定幼儿每日、每阶段的进步,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切不可只把学琴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不然,幼儿演奏技能的提高与成人对他的期望之间的距离,永远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常此以往,会在幼儿心理上蒙上阴影,对他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将造成极大的伤害,得不偿失。小孩在练习乐器时家长要分阶段给于一定的目标,最好是激发孩子学琴兴趣。实践证明,孩子的精神状态的好坏,决定了每天练琴的质量和效率。
  三、 培养自习自研能力提高成功感和学习兴趣
  引导孩子一定程度地去研究和感知乐器本身,以及以幼儿的视角理解乐理知识,鼓励和引导孩子研究自身喜欢的乐曲,每天练琴时,都以欣赏的态度,尽管孩子的琴技还较幼嫩,但还因该由衷地去欣赏从孩子手上流出的稚幻的音乐。自孩子学琴,我们创造一些音乐环境,如听看音乐会和音乐碟片,潜移默化之中熏陶孩子,增加音乐感觉,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提升学习兴趣。
  四、 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启迪思维
  幼儿初学琴更多是靠模仿和感觉,而不是靠思维领悟,这是由于他们有限的理解力决定的,教师、家长、幼儿之间不断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可以增强幼儿的语言理解力,并把一些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变成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另外,人们常说:心灵手巧、手巧心灵。心速的快慢是一个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反应的灵敏度与思维的流畅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的效率与质量都有影响。孩子学习乐器后,做事的效率变高了,自信心增强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5-8-6 11:25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8-6 11:2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9:07 | 只看该作者
 如今陪同孩子练习钢琴的家长日益增多,很多家长反映过这个问题:现在孩子练习钢琴为何不如以前学琴一样兴致勃勃了?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有关钢琴教师的具体分析,希望能给各位琴童家长带来帮助!
  练琴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好习惯,更是坚持学琴以及学好钢琴的前提。
好习惯例如:每天练琴,每周上课,像新陈代谢一样,像形成了生物钟。持之以恒坚持一个月,就会出现“没有练琴,或者没有上课,就会感觉少点什么事情没做”这样的感觉。
相反的,如果少了一天没有练琴,或者缺了一节课,打破这个“生物钟”,家长还以为“无所谓”,甚至经常不练琴,缺课,那么就会完全混乱孩子的练琴习惯,无法形成上述的“规律”。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养不成每天去练琴的习惯,以后难度大、作业内容多,需要大量练琴的时候,就会很难适应,回课自然比较差,进度就会收到影响;另外也会传达给孩子一个——“钢琴课不重要无所谓”的信息,使得孩子敢于“撒娇”、“越来越懒”。
这就是老师们为何一般都非常反感随便请假缺课的原因。不是影响了收入这么狭隘想法,而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来考虑的。家长没有去训练孩子规律的练琴学琴作息,是很多琴童丧失学琴动力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科学的练琴方法:
  一般是
先分段练:听觉、触觉的记忆都需要重复很多次才会熟练。分成一小段,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达到比较多的重复次数,从而用更短时间达到熟练程度。像吃牛排,一大块整吞下去难以消化,不如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分段练习会很快找到困难段落。安排更多的时间在困难段落上。从而让练琴时间、精力,安排的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效率。
  单手练是有必要的:不一定非要先单手,再双手。但是不是说能够双手弹奏了,就不再单手练习了。钢琴是声音的艺术。左手、右手都要发出声音,那么我们就应该去分别研究它们。声部就像录音软件里的“每条单轨”。想得到一个美妙的乐曲,对于每个“单轨”都要去细细处理,然后再“混缩合成”,协调各声部的音。所以不如说“单手、双手,均要重复、交替的去练习”更为科学。
  慢练是有必要的:这个道理与前面说的“单手练”是一样的道理。不一定非要“先慢,再快”。很多视奏能力较强、手指协调能力好的学生,短时间内就可以比较快速流畅的演奏新乐曲,我们没有必要“压制”“否定”他们的这个能力。可是他们的问题在于达到速度之后却不愿意慢练——这才是问题所在。慢练的作用是用“放大镜”看清乐谱、看清自己的演奏,也是“提速”的必经过程。慢练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以及让演奏在质量上精益求精,达到更高境界。完成的质量比较一般的原因,往往是乐谱上的问题没有全部看清、看透,对声音的质量审美不高,对自己的演奏提出的要求不全面导致的。而这些,都必须在“慢练”中,注意到,思索到,练习到。所以科学的慢练应该是“快速”、“慢速”均要练习。
认真读谱(音、节拍、指法、表情记号等所有印在乐谱上的内容都要看)。
  以上几个原则,是举例,并不是所有的练琴原则。大家可以继续补充。最后要说明的是,这几条是相互交叉的。例如:分段练习的时候,也需要单手练过程,也需要慢练过程。
3、琴童的成长环境。很难想象到一个生活在没人喜爱音乐、不谈论音乐的环境里的孩子,会多么喜欢弹钢琴。强迫学琴、或者家长没有良好的音乐审美,势必会造成孩子厌学。
4、老师、家长的合理奖惩。 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应该是摆明态度,立原则,讲诚信。进步及时表扬,错误及时指出,退步及时批评。所谓“豆腐嘴,刀子心”。
明确奖惩,会让学生形成好习惯。回课好孩子会更自信,也更愿意配合家长认真练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总之,孩子不爱弹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爱音乐爱钢琴不论什么时候都是爱的。不要以为孩子不愿意弹琴,就是不喜欢钢琴了,不喜欢音乐了。他们只是没有形成好的习惯,没有强大的自制力,或者说“是懒了”。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家长不用否定孩子,而是先分析原因,尤其是反思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5-5 11:47 , Processed in 0.0950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