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多元情商教育”纳入十二五规划课题—— 轻情商造就“问题”儿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6 1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实习生 王正邦

  自虐、跳楼、投毒……一系列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极端事件都剑指他们的情商缺陷。据介绍,中国目前拥有1.2亿学前适龄儿童,再加上国家逐渐开放“单独二孩”政策,越来越多家庭将面临多个孩子教育的问题。

  15日,“儿童多元情商教育研究”开题会在广州举行,来自10个国家300余名专家学者探讨儿童多元情商教育,并指出了家长在情商教育上存在的误区。据悉,情商教育将被列入“十二五”规划课题在全国进行多个子课题的研究,促进儿童情商的均衡发展。

  孩子缺情商,后果很严重!

  当前,在孩子两三岁时,家长就开始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外语、阅读等技能,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和社会性的教育。对此,“十二五”规划课题“儿童情商教育研究”课题组长、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赵国柱副会长说:“家长们误认阅读、画画、识字等是早教,却没有在他们‘玩’的过程中渗透教育理念,没有引导规则意识的建立。”

  在动物世界中,许多动物都会把刚生出来的幼崽带在身边亲身培养。然而,在人类社会,有些孩子未到适龄入园,便被家长早早送入幼儿园。对此,中国儿童情商教育专家张根良指出:“儿童的教育需要父母亲身领进社会,谁也替代不了父母的作用。”

  张根良说,如今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有沟通障碍的“问题”儿童,如多动、自闭、叛逆、孤僻等,实际上是在情感教育上存在缺陷造成的,家长往往看重孩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累,如用成绩量化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忽视了习惯、情感、意识、行为的培养。

  赵国柱认为,这是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核心化,把知识技能看得太重,没有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把意志与责任连接在一起。与智商相比,情商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更易改进、训练和提高。“在成长早期养成的习惯,直接影响到情商智能对社会认知的判断。”

  “中国式爸爸”易放弃教育责任

  最近热爆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透过爸爸们的教育方式也能反映他们的情商教育。“十二五”儿童多元情商教育研究学术指导师乔伟指出,该节目通过引导孩子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鼓励孩子学会独立、感知同伴的情绪,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引导了孩子情商的养成。

  乔伟说,从节目中能总结出中国式教育的缺失。“一些父亲忽视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这说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并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

  赵国柱表示,情商教育对孩子未来一生都极具意义。“十二五”规划课题儿童多元情商教育研究将探讨更加科学的教育模式,全力支持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家长的育儿理念。他希望参加课题组的学者能够把儿童情商教育的研究上升到家长更高层次的研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6-6 05:48 , Processed in 0.1040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