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是故乡明(街边小品)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9:49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天主教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9:57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基督教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9:59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天主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0:11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百年老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6-13 20:27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渔翁爷爷,听说小愚儿对你们全家佩服得紧:他们家人汉语说得真棒!跟我们说得一样,好厉害!
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咱们可爱的小愚儿一直以为哈尔滨是外国~ [M04]
这是她美丽的妈咪暴的料。 [M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8-6-13 21:16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08-6-13发表的原文
渔翁爷爷,听说小愚儿对你们全家佩服得紧:他们家人汉语说得真棒!跟我们说得一样,好厉害!
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咱们可爱的小愚儿一直以为哈尔滨是外国~ [M04]
这是她美丽的妈咪暴的料。 [M25]



哈哈,如果不是LZ介绍,我也认不出这是哈尔滨,还以为是哪个漂亮的俄罗斯小镇呢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8-6-13 22:23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再次感叹 天真蓝啊! [M29] [M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8-6-13 22:40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很有外域风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9:57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大家这么喜欢我还会继续拍拍的,就是水平太差请原谅。 [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0:01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从前这样的建筑有好多好多,“文革”和城市建设毁了许多 [M06]
好多木质的小洋房都被扒了 [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0:05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最可惜的是《圣.尼古拉》大教堂 [M15]
教堂的建立
1899年,沙皇俄国在哈尔滨秦家岗建立中东铁路局的管理机构,并决定修建一座东正教堂。修建教堂的决定得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支持,并在圣彼得堡发布了哈尔滨东正教堂设计竞赛的通知,最终选定了俄国教会着名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的设计方案,教堂的名称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

1899年10月13日是俄国圣母节,圣·尼古拉教堂在这一天举行了奠基仪式,但教堂在第二年春天的3月才正式开工建设。教堂建设工程由着名工程师雷特维夫主持。着名画家古尔希奇文克则完成了圣母像及教堂内部的大量壁画。教堂内部的圣物、圣像及大钟都是从莫斯科运来的,耗资巨大。也正由于俄国人对教堂的重视,虽然教堂也因义和团围攻哈尔滨而一度被迫停工,但教堂还是在1900年12月顺利完工,耗时仅一年。

圣·尼古拉教堂建成后,沙俄中东铁路护路队随行的东正教神父亚力山大·茹拉夫斯基以主祭司身份来到教堂,主持教堂和哈尔滨的东正教事务。

[本帖由渔翁修改于2008-06-14 10:0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0:06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建筑风格
圣·尼古拉教堂全部采用木构架井干式构成。教堂内部围成巨大的穹顶空间,外部则运用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形式。由于教堂处于广场中央,为使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都能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因而建筑采用了近似于希腊十字的八角形布局。教堂东面明显凸出而为圣坛,西面为主入口,南北两侧均略凸作为次入口。一个洋葱头形穹顶矗立在八角形帐篷顶端,中间与变细加长了的鼓座相联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0:12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毁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与苏联关系密切,仍然有大量俄罗斯侨民居住在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成为这些俄罗斯侨民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大直街被哈尔滨市民称为“龙脊”,而坐落在大直街中心位置的圣·尼古拉教堂也自然影响着哈尔滨市民的日常生活。

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大量俄罗斯侨民回国,东正教也在哈尔滨日益衰落。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西式风格、沙皇背景的圣·尼古拉教堂自然成为“破四旧”的众矢之的。1966年8月23日,红卫兵开始拆除圣·尼古拉教堂,但因教堂结构的牢固,红卫兵不得不动用各种工具以及消防车、卷扬机,直到8月24日早晨才将教堂彻底拆毁。教堂内的文物也多被毁坏或散失。

教堂的大钟被拆下后运往德都县凤凰山农场,直到2002年,大钟才被运回哈尔滨,现存于东北烈士纪念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0:17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只好给大家看一张历史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0:18 | 只看该作者

Re: 月是故乡明

只好给大家看一张历史照片

现在大家正在“讨论.研究.考察”打算从建一个。
不可能了!木材,哪来那么多,那么好的木材啊?

[本帖由渔翁修改于2008-06-14 10:24: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6-6 04:59 , Processed in 0.1800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