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在农历的天空下 [打印本页]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5 20:17
标题: 在农历的天空下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72&postid=316738

推荐这个帖子。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5 20:1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推荐这本书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5 20:19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作者是一位老师,带着学生以农历时间为线索,从冬至开始,跨越四季春夏秋、直到下一个冬至结束。在这段旅程中,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诗歌,同时结合国画、民间故事、汉字、书法、考古、对联、民俗感受着诗词的温暖和气息,触摸着诗词背后一颗颗伟大的灵魂。
作者: 绿如蓝    时间: 2010-1-16 23:3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收藏了,谢谢秋水 [M29]
作者: tanya    时间: 2010-1-17 01:2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统一购买时请帮我带一本,谢谢 [M20]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7 08:5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知道常老师和她的这个实验课程、这本书,是通过蓝袋鼠网友魔法阿姨的博客。魔法阿姨是一位高中老师,受了常老师的影响,给她的学生们开了《农历行迹》这个课程。由于学生年龄和常老师的学生差距比较大,她选诗的内容和授课方式跟常老师也有很大不同。

我看了魔法阿姨的博客,非常感动。真好,还有这样用心的老师,在尽力做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7 08:5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我常常觉得伤感,这么美丽的古代诗歌,能够懂得的人越来越少。就连我们的节日,有些什么样的习俗,背后有什么故事,也越来越少人知道。多么希望这样的课程,可以在每个学校开展。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7 08:5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常老师是从四年级开始给孩子们上农历课程的,因为三年级之前的孩子普遍的处于精神和智力发展的浪漫期(诵读以儿歌童谣等为主),大量诗词内容的引入宜从精确期开始,但孩子的情况不同,几时开始给自己的孩子进行这项内容,还要因人而异。

——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大家都做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农历行程出来吧!
作者: 小野川子    时间: 2010-1-17 09:5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不光是孩子,其实我们自己对农历的了解也不是很完整。
儿子所在的生本班,经常有出让学生了解一些大的节气的资料题。
他问我,我也回答不全,只好一起“百度一下”! [M24]
作者: tanya    时间: 2010-1-17 11:1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依稀记得小时候和外公外婆住一起的时候,对农历各节气了解挺多的,因为他们都是按照农历过日子,可父母这辈就基本丢光了,甭说到我们这辈了。

做一本自己孩子的农历行历,难度不小,因为之前受唐诗地图影响收集过地域有关的唐诗,工作量浩大,没有坚持下去做完 [M13]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7 21:23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有朋友从今年冬至开始了孩子的农历旅程。这旅程,是从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开始的——


多美多雅的消寒方法啊。从冬至起,一天点染一瓣梅,一朵尽染则一九出,九朵尽染则冬去春来……

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

滦京杂咏
元朝杨允孚

试数窗间九九图,
余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遍无余白,
看到今朝是杏株。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10-01-18 10:47:49]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7 21:2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还有九个九画的字,每个代表一个冬九天;一天描一画,则一字尽墨时,便是一个冬九天结束时。九字尽,则阳春至。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7 21:3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关于冬至的诗,我最喜欢这一首——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日,诗人在旅途中思念家人,并想到家中的亲人,此刻也在思念自己吧?还没有办法给5岁的淘淘讲解这首诗,可是这心境我们是明白的——我们思念着淘淘爸爸的时候,确知,淘淘爸爸也一样在思念着我们母子。

[本帖由秋水修改于2010-01-17 21:38:01]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7 21:4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tanya 于 2010-1-17发表的原文
依稀记得小时候和外公外婆住一起的时候,对农历各节气了解挺多的,因为他们都是按照农历过日子,可父母这辈就基本丢光了,甭说到我们这辈了。

做一本自己孩子的农历行历,难度不小,因为之前受唐诗地图影响收集过地域有关的唐诗,工作量浩大,没有坚持下去做完 [M13]


不必求全求好,只尽力挑选简短易懂的诗词就好——像我这样把标准放低,应该就容易些吧。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7 21:43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晚了,先下了。

明天要去呼吁一下大家,来说说各地的冬至习俗。
作者: 黑透社    时间: 2010-1-17 21:49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很有意思。[M21]
不过,没有点空闲时间还真是难得有这样的心境,先得把电视停了。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18 10:2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听秋水同学强力推荐好几次的,得好好读读 [M36] [M29]
作者: MindyXue    时间: 2010-1-18 10:29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好东西
作者: MindyXue    时间: 2010-1-18 10:29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收藏
作者: 宇文树雪    时间: 2010-1-18 10:30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很不错的推荐,收藏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8 10:3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继续冬至的话题。

我们那儿土话说:冬至至短,夏至至长,春分秋分,日夜平分。意思是冬至这一天白天是最短的。从冬至这一天起,白天开始逐渐变长。

白居易有诗曰:一年冬至夜偏长。跟我们那儿的土话一个意思吧 [M04]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8 10:3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8 10:4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从冬至这一天,九九寒天就开始了。民间有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8 11:03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古代又称冬至为“亚岁”。冬至的习俗,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履长”。曹植的《冬至献袜履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我的理解是要买新鞋袜给长辈。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习俗。我先记着,今年是错过了,明年的冬至一定要给奶奶还有父母公婆买新鞋袜 [M05]
作者: badminton    时间: 2010-1-18 11:0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冬至吃火锅!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8 11:10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我们老家,冬至日要拜祭祖先。其它的,我真不记得还有什么了。
作者: 回眸一笑    时间: 2010-1-18 11:1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两广有句俗语叫:冬大过年

也就是说,在两广,冬至是比过年还要隆重的一个节日,这一天,要全家团聚,吃好喝好。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18 11:3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我们老家不过冬至,但有个小年,是腊月24日
还有,天冷,湖南不是每天洗澡的,在过大年前一定要洗干净,按洗澡期洗澡就有些老说法:二十七,洗皇帝;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老狗;三十夜,洗菩萨 [M04]
作者: 雄儿    时间: 2010-1-18 11:40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学习
作者: L66    时间: 2010-1-18 12:0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tanya 于 2010-1-17发表的原文
统一购买时请帮我带一本,谢谢 [M20]

T美女,咱俩的第一反应咋一样一样的捏? [M28] [M43]
作者: L66    时间: 2010-1-18 12:0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对于冬至夏至,似乎没什么儿时记忆可寻,清楚记得的只有清明吃团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 [M20]

老家有一首关于12个月(农历)的顺口溜,只记得少数几个:正月踢毽子,二月放鹞子(风筝),三月清明吃团子。。。五月端午裹粽子,六月双手拍蚊子。。。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18 19:4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我们老家,年三十还有个习俗,就是要去先人的坟山送火,用稻草扎一个长辫子一样的火把,放在坟山上,从下面点燃,然后放鞭炮,后辈们依次给先人磕头拜祭,具体起由我就不清楚了,只是回老家过年肯定要跟去磕头的 [M29]
作者: 绿如蓝    时间: 2010-1-19 13:3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冬至的头一天也是吃汤圆,扁食(包起来像耳朵一样的水饺)。
冬至当天,会做满桌子的菜祭祖宗。然后全家人围在一起,把自己喜爱的菜,虾去掉壳,蛏子取出肉,鱼剔开骨,添上粉丝,芋艿青菜,卷在烙好的面皮里,捧在手里吃。我们叫食饼筒,记忆里这是最热闹的主食了。一口咬进去,各色纷呈,全是自己的心头好。 [M25]
冬至一过,人们主动给自己的虚岁上再加一岁,再加一番感叹。老家人对年岁的增长,真是宽容。
有一种说法:邋遢冬至,干净过年。说是冬至要是下雨下雪,春节必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信不信,反正年年可以考证 [M04]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3:4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JJ年三十的习俗,倒是跟我们老家的冬至相仿呢。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3:4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绿如蓝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冬至的头一天也是吃汤圆,扁食(包起来像耳朵一样的水饺)。
冬至当天,会做满桌子的菜祭祖宗。然后全家人围在一起,把自己喜爱的菜,虾去掉壳,蛏子取出肉,鱼剔开骨,添上粉丝,芋艿青菜,卷在烙好的面皮里,捧在手里吃。我们叫食饼筒,记忆里这是最热闹的主食了。一口咬进去,各色纷呈,全是自己的心头好。 [M25]
冬至一过,人们主动给自己的虚岁上再加一岁,再加一番感叹。老家人对年岁的增长,真是宽容。
有一种说法:邋遢冬至,干净过年。说是冬至要是下雨下雪,春节必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信不信,反正年年可以考证 [M04]


绿如蓝写得真好!好生动的冬至哇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19 13:4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我们还有个风俗,就是腊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又叫娃儿年,有句话这么说的:大人过年吃嘎嘎(肉肉),娃儿过年一餐打~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3:4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跟农历节气相关的,有个二十四番花信风,以梅花为首——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3:5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我们还有个风俗,就是腊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又叫娃儿年,有句话这么说的:大人过年吃嘎嘎(肉肉),娃儿过年一餐打~


我们那儿也过小年的。小年这天要敬拜灶王爷。奶奶用酒杯装上饭,插上香,唤全家人一起向灶王爷鞠躬,感谢灶王爷一年辛苦。

家里的年货(炒瓜子、做冻米糖、炸麻花等),都必须在小年之前完成。从小年这天起,就不让再做这些了。小时候喜欢在炭火上煨烤年糕麻糍,从这天起也不可以了。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3:5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说到梅花,关于梅花的诗词最多。“条风一夜入残年,冻蕊含香娇可怜;二十四番花信转,春魁还自让君先。”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首的梅花,一向是中国人眼中的花魁。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3:5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三岁孩童都知道的梅花诗。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19 13:5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三十夜,讲究火炉烧得旺,正月十五就是看灯,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三十夜是要守岁的,农村最好玩了,火坑里燃一个大大的树蔸,够烧一晚上的,火坑边边上烤着的,大都是糍粑蒿子粑粑以及红薯芋头啥的,一家老少围住火坑烤火聊天,漫漫长夜,往往是从革命家史开讲,最后都慢慢归到鬼故事上去了,老人家你一个我一个的讲那些多年收集的村野见闻故事,房前屋后山里路边左邻右舍的,全是身边的鬼故事,寒气能逼退熊熊炉火的热度,孩子们往往又想听又怕听,常常听到上厕所都不独自敢去了~ [M04]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3:5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蜡 梅
宋·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 国香未许世人知。
殷勤滴蜡缄封却, 偷被霜风拆一枝。


这首诗想象奇特,口吻俏皮。把蜡梅从含苞到绽放的过程想象成天欲锁香,风偏“开锁”“拆封”,把蜡梅清香这一“别出奇”之处惟妙惟肖地传达出来,字里行间仿佛也散发着霜风偷偷放出的清香……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3:5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三十夜,讲究火炉烧得旺,正月十五就是看灯,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三十夜是要守岁的,农村最好玩了,火坑里燃一个大大的树蔸,够烧一晚上的,火坑边边上烤着的,大都是糍粑蒿子粑粑以及红薯芋头啥的,一家老少围住火坑烤火聊天,漫漫长夜,往往是从革命家史开讲,最后都慢慢归到鬼故事上去了,老人家你一个我一个的讲那些多年收集的村野见闻故事,房前屋后山里路边左邻右舍的,全是身边的鬼故事,寒气能逼退熊熊炉火的热度,孩子们往往又想听又怕听,常常听到上厕所都不独自敢去了~ [M04]


啊~~~鬼故事鬼故事~~~我们最爱的鬼故事~~~~~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19 14:0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蜡 梅
宋·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 国香未许世人知。
殷勤滴蜡缄封却, 偷被霜风拆一枝。


这首诗想象奇特,口吻俏皮。把蜡梅从含苞到绽放的过程想象成天欲锁香,风偏“开锁”“拆封”,把蜡梅清香这一“别出奇”之处惟妙惟肖地传达出来,字里行间仿佛也散发着霜风偷偷放出的清香……

岭南的冬天难得见到腊梅的,确实是那种蜡质的鹅黄,花朵不算美,清冷静寂间却暗香脉脉,直达心脾,确不是一般花香可以比拟的 [M29]


[本帖由秋天修改于2010-01-19 14:05:15]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4:0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荀秀才送蜡梅十枝奇甚为赋此诗
宋·陆游

与梅同谱又同时, 我为评香似更奇。
痛饮便判千日醉, 清狂顿减十年衰。
色疑初割蜂脾蜜, 影欲平欺鹤膝枝。
插向宝壶犹未称, 合将金屋贮幽姿。

这是陆游受赠梅花后的赋诗。为表达爱花之意,说用宝壶来插花尚嫌寒酸,非得像汉武帝金屋藏阿娇一样才能配得上蜡梅的清奇。我不能同意放翁——“梅性高野,宜山隈,宜篱角,宜小桥溪畔,宜松竹丛中。若置诸金屋玉堂,便非梅花知己。”

你说呢?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4:0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蜡 梅
宋·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 国香未许世人知。
殷勤滴蜡缄封却, 偷被霜风拆一枝。


这首诗想象奇特,口吻俏皮。把蜡梅从含苞到绽放的过程想象成天欲锁香,风偏“开锁”“拆封”,把蜡梅清香这一“别出奇”之处惟妙惟肖地传达出来,字里行间仿佛也散发着霜风偷偷放出的清香……

岭南的冬天难得见到腊梅的,确实是那种蜡质的鹅黄,花朵不算美,清冷静寂间却暗香脉脉,直达心脾,确不是一般花香可以比拟的 [M29][/quote]

JJ果然蕙质兰心!我刚去百度来着——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但腊梅不是梅,腊梅是梅科,梅是蔷薇科。

原来我们所说的梅花,和腊梅,根本是两回事 [M13]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4:0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雪 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此诗太有名了,以梅雪竞赛展开诗思,看似梅雪平分秋色,实则梅花更胜一筹:那一段香,正是梅花内蕴的体现,灵魂的芬芳,岂是单纯的颜色所能胜得?所谓花之格,常在其清香,何况是百花开尽后在冰天雪地中开放的寒梅?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19 14:10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是我大爱的一阙词,此词这么有名,不需赘述了。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19 14:1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蜡 梅
宋·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 国香未许世人知。
殷勤滴蜡缄封却, 偷被霜风拆一枝。


这首诗想象奇特,口吻俏皮。把蜡梅从含苞到绽放的过程想象成天欲锁香,风偏“开锁”“拆封”,把蜡梅清香这一“别出奇”之处惟妙惟肖地传达出来,字里行间仿佛也散发着霜风偷偷放出的清香……

岭南的冬天难得见到腊梅的,确实是那种蜡质的鹅黄,花朵不算美,清冷静寂间却暗香脉脉,直达心脾,确不是一般花香可以比拟的 [M29][/quote]

JJ果然蕙质兰心!我刚去百度来着——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但腊梅不是梅,腊梅是梅科,梅是蔷薇科。

原来我们所说的梅花,和腊梅,根本是两回事 [M13][/quote]
成都这时节,大街小巷的就会有卖腊梅的,暗香浮动,那时候在成都就喜欢买几支回家插着,不用水养三五日也不显颓色,每个房间都盈溢着淡淡清凉的香气,神清气爽 [M29]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19 14:1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是我大爱的一阙词,此词这么有名,不需赘述了。

正想贴这个,连最后秋水的话都是我正要说的,这首不需要任何注解了 [M04]
作者: 花开留白    时间: 2010-1-19 16:4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记得从前喜欢浓艳绚烂的文字,现在更是喜欢这种清润平淡。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19 21:3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问刘十九

作者: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绿米色酒,醇厚,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色将黑,大雪欲来,
我的朋友,能不能否共饮这一杯酒?


冬天诗词我最喜欢的这首暖意融融的诗
绿酒红炉,本是平平常常的东西,但在大雪沉沉欲降的严冬之夜,它们却给人以温暖和慰藉,诗人邀请朋友来对饮的当儿,对方还能从那两样小小的东西体味到友情的温馨。绿酒红炉与白雪,在色彩的对比和映衬方面,又给人以鲜明的美感。这首小诗亲切而饶有情趣。 [M36]

[本帖由秋天修改于2010-01-19 21:33:41]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0 13:0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花开留白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记得从前喜欢浓艳绚烂的文字,现在更是喜欢这种清润平淡。


谢谢分享 [M29]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0 13:09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10-1-19发表的原文
问刘十九

作者: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绿米色酒,醇厚,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色将黑,大雪欲来,
我的朋友,能不能否共饮这一杯酒?


冬天诗词我最喜欢的这首暖意融融的诗
绿酒红炉,本是平平常常的东西,但在大雪沉沉欲降的严冬之夜,它们却给人以温暖和慰藉,诗人邀请朋友来对饮的当儿,对方还能从那两样小小的东西体味到友情的温馨。绿酒红炉与白雪,在色彩的对比和映衬方面,又给人以鲜明的美感。这首小诗亲切而饶有情趣。 [M36]

[本帖由秋天修改于2010-01-19 21:33:41]


这也是我喜欢的诗呢。如果能在下雪的冬夜里,把这首诗讲给孩子听,那情形,一定也能像这首诗一样,亲切温暖。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0 13:4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今天大寒。

大寒小寒,冷成一团。然而今天广州暖得很,一件薄薄的针织衫就可以了。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的节气,大寒过后,就该立春了。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0 14:0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关于大寒的诗,只找到一首——

大寒
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诗比较长,小孩子恐怕也比较难理解。先放在这里备用,再找找有没有比较简单易懂的。
作者: 可可    时间: 2010-1-20 14:20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唐诗宋词,已然束之高阁尘封心底良久 [M20] 。

这样的季节,来自秋水和秋天JJ才华横溢的分享,一如冬日暖阳,重新温暖周身并忆起昔日情怀。 [M29]
作者: 雄儿    时间: 2010-1-20 14:4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学习了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0 15:0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可可 于 2010-1-20发表的原文
唐诗宋词,已然束之高阁尘封心底良久 [M20] 。

这样的季节,来自秋水和秋天JJ才华横溢的分享,一如冬日暖阳,重新温暖周身并忆起昔日情怀。 [M29]


赶快从心里把它们再翻出来 [M05]
我在想,这个帖子能否坚持一年,一年后,根据这个帖子,咱们也整理出一个适合咱们自己孩子的农历行程出来。
作者: suge    时间: 2010-1-20 15:4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出游喽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2 10:1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今天腊八,要吃腊八粥哦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22 10:5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22发表的原文
今天腊八,要吃腊八粥哦

还要蒸腊八豆,蒸好的腊八豆,到正月吃最好,腊八豆洒点辣子和姜茸垫底,上面铺好膘厚的五花腊肉薄片,严实的遮住下面的腊八豆,然后大火蒸15分钟就可以了,肉油滋润着的腊八豆,醇香糯软,肉香四溢,上面的腊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齿颊留香,是一道送饭的好菜哦 [M25]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22 10:59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关于腊八的诗词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腊月风和意已春
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
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
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
更觉江村节物新


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2 11:2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谢谢秋天JJ [M28]
今天犯懒,还没来得及去搜集资料更新帖子呢。幸亏JJ出手 [M28] [M28]
作者: 兔子1    时间: 2010-1-22 11:2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天,太棒了,团书吧
作者: 七色花    时间: 2010-1-22 11:2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汗一个先,不关注这些东西好久了。
作者: tanya    时间: 2010-1-22 14:5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L66 于 2010-1-18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tanya 于 2010-1-17发表的原文
统一购买时请帮我带一本,谢谢 [M20]

T美女,咱俩的第一反应咋一样一样的捏? [M28] [M43][/quote]

刚看到,握个小手先,说明偶俩都是懒人 [M04]
作者: tanya    时间: 2010-1-22 15:0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追这帖子,不但长农历节气的知识,更有这优美诗词的熏陶,真棒 [M29]

如果坚持一年,这里的信息量就很可观啦 [M25]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2 15:2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你的帖子 在农历的天空下刚刚被tanya加入精华,你得到了50个GLG作为奖励.

秋天JJ,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GG分你一半哈 [M25]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22 15:2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22发表的原文
你的帖子 在农历的天空下刚刚被tanya加入精华,你得到了50个GLG作为奖励.

秋天JJ,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GG分你一半哈 [M25]

恭敬不如从命 [M28] [M26] [M36]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2 15:3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给淘淘讲诗词,是一件让我为难的事。譬如大寒,我想给淘淘讲《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可是淘淘从来没见过雪,甚至没见过冰。还没开始讲,已经先自气馁了。
作者: 洒水车    时间: 2010-1-22 15:3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22发表的原文
今天腊八,要吃腊八粥哦


是吗? oh~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2 15:3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关于雪的诗词那么多,每一首都很美。可惜广州没有冬天。

四季分明的地方,每一点滴时光的流逝都清晰。这一个接一个的节气,就是在提醒我们每一季的美好。我希望,淘淘再大一点的时候,能够和我一起,去体会季节的美、诗词的美、传统的美……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2 15:4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松柏缓慢成长,岁月暗中流逝

我愿与你,一起成长。
作者: 森林在歌唱    时间: 2010-1-22 15:4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忘记吃八宝粥了
作者: 森林在歌唱    时间: 2010-1-22 15:4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感觉还是农历过得比较准
作者: 哈哈妹    时间: 2010-1-22 15:5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留下我的小脚印走人 [M41]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2 15:5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常丽华说——为什么要背诗?我也许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落泪于天边一丝流云。像沈从文说的那句话: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22 16:2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一直不太主张让孩子念经一样的背诵一堆的诗词,那只是父母人前炫耀的一种资本,其实这时候,诗词还和能背诵的孩子,没有一丝的关联。
只有在能感受到文字在平仄间穿越悠然岁月后依旧清晰得几乎可以触摸到的细腻质感后,古诗词方能仪态万方美轮美奂的颠倒众生。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精髓,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目光那些情愫,穿越所有的所有,永远的徜徉在所有的时光和情感里~
不知道现在沉迷动漫和网络的孩子,还有多少有机会去触摸文字背后,那些永远鲜活的伟大灵魂。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2 16:3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秋天JJ说得极是。所以,我不敢轻易开始给淘淘讲诗。何时才是适当的时机?我感到困惑。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23 00:00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22发表的原文
秋天JJ说得极是。所以,我不敢轻易开始给淘淘讲诗。何时才是适当的时机?我感到困惑。

下雨就说雨,花开就赏花,诗词无处不在,不用刻意 [M04]
作者: jjean    时间: 2010-1-23 10:24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M29] 北京大寒那天,就真的寒风刺骨,陡生大寒。去年立秋时节,也是先觉天高气爽,然后查日历才知立秋,惊叹农历节气的准确。一叶知秋,天地传信,农历就是农耕文明古国的先人智慧啊。

秋水这个帖子真好阿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24 16:39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当当真的很快,《农历的天空下》已经拿到了 [M36] [M29]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25 13:0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气温寒冷,纵是温暖的南国,在一年中不长的这几天里,也是有几分冬日气息的,没雪的南国,倒也不妨碍我们读读有雪的诗,想想一下天寒地冻的北国风光~ [M36]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本帖由秋天修改于2010-01-25 13:09:57]
作者: 花开留白    时间: 2010-1-25 15:1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从前的一位朋友,曾经我问她,这四季最喜欢哪一季。她答,最喜欢冬,因为有雪。算算快20年了,不知道她现在最喜欢的又是哪一季。

吴均 咏雪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5 15:27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真美!这是细细的小雪“如雾”飘落呢。也是“撒盐空中差可拟” [M03]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5 15:3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如果是成片的大雪,这首最俏皮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

这首类似打油诗的戏作有许多个版本,也有说飞入“芦花”的。可是貌似芦花冬季看不到哦,还是梅花比较靠谱,也比较美。
作者: 花开留白    时间: 2010-1-25 15:42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若是暴雪,我就想起。

江山一笼统,井上大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M02]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25 15:4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花开留白 于 2010-1-25发表的原文
若是暴雪,我就想起。

江山一笼统,井上大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M02]

据说这首诗的作者叫张打油,这首诗就叫打油诗,后来类似的通俗易懂俏皮诗,就都叫打油诗了 [M04]
作者: 花开留白    时间: 2010-1-25 16:0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25发表的原文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真美!这是细细的小雪“如雾”飘落呢。也是“撒盐空中差可拟” [M03]



同感!真美!

漫天细雪,只适合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慢慢看。杨柳春,桂花白,

期望的,过往的,短短长长的思念,总是会在某一天,纵然凝阶似花积,也消失无踪。

相思似雪,落地无声,徒劳何益。
作者: 花开留白    时间: 2010-1-25 16:06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10-1-2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花开留白 于 2010-1-25发表的原文
若是暴雪,我就想起。

江山一笼统,井上大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M02]

据说这首诗的作者叫张打油,这首诗就叫打油诗,后来类似的通俗易懂俏皮诗,就都叫打油诗了 [M04][/quote]


酷爱 井上大窟窿 这一句。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25 16:31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花开留白 于 2010-1-2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秋水 于 2010-1-25发表的原文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真美!这是细细的小雪“如雾”飘落呢。也是“撒盐空中差可拟” [M03]



同感!真美!

漫天细雪,只适合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慢慢看。杨柳春,桂花白,

期望的,过往的,短短长长的思念,总是会在某一天,纵然凝阶似花积,也消失无踪。

相思似雪,落地无声,徒劳何益。[/quote]

MM看来是真有感触呢。虽然怅惘,可是说得真美!

热烈欢迎MM!多个人一起聊,感觉真好!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1-29 11:03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读了一下《农历的天空下》后,决定给老师送一本 [M36] [M29]
作者: 好撒玛利亚人    时间: 2010-1-29 14:15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引用作者 秋天 于 2010-1-29发表的原文
读了一下《农历的天空下》后,决定给老师送一本 [M36] [M29]

也送本给我吧。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31 21:19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貌似有不少同学订了这本书。
作者: 秋水    时间: 2010-1-31 21:23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今天早上坐在床上看书,淘淘醒来问我在看什么,我念给他听: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淘淘笑:我知道我知道,有个人坐在山上,流水哗哗的。

他说的虽然不太对,不过,我还是觉得很高兴。
作者: qmkrl    时间: 2010-2-1 03:08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小时候一直不理解父母和爷爷奶奶辈所说的节气,一年四季,春耕秋收,冬冷夏热,农村所有的田园劳作都跟节气紧密相关,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什么时候该过啥节,老祖宗通过二十四节气给后人安排的妥妥当当。

这才是真正古老的华夏文化,灿烂的文化隗宝。
作者: qmkrl    时间: 2010-2-1 03:10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好书,也去买一本,空闲的时候翻翻,学点知识,随便熏陶一下女儿。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2-3 13:19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刚接到当当电话,我们闪团的《在农历的天空下》《学其短》一会儿就会送过来了
我可能还是内心比较脆弱,看农历的天空下,那些熟悉的诗词,居然也让我多次泪湿衣衫,诗词是有生命的,总会带着极致的永恒美丽来感动我们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0-2-3 13:23
标题: Re: 在农历的天空下
明天就是2月4日,又是一年春来到

汉宫春.立春
(南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
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
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
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
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
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
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
朝来塞雁先还

[本帖由秋天修改于2010-02-03 13:24:16]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forum.junjing.net/forum/forum.php/archiver/data/cache/static/js/static/j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