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枫叶之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业信息共享:汽车业 [M24] [M24]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20:42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主力战队:天津丰田


在正式进驻天津之前,丰田已经在天津周边以及华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各个零部件与产品保障企业各就各位,配套设施完善,为丰田人主天津做好了铺垫。

丰田进人天津,使用了一种类似"买壳上市"的手法。1995年9月,丰田把在日本大发汽车公司的持股比例从17%加倍增至33%,后又增至51%。日本大发汽车公司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国外汽车厂商之一,并且已经与天津市和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丰田借着对日本大发的合并,名正言顺地进人天津夏利。

进人天津以后,丰田公司逐步获得了天津市政府对丰田的支持。2000年6月12日,真正属于丰田自己的工厂――天津丰田在天津宣布成立。天津丰田由丰田和天津夏利合资组建,双方各白控股50%,生产在Corolla平台上发展而成的威驰轿车,主攻家用小型车市场。

威驰上市不久,丰田公司内部透露,丰田准备在天津与威驰共线生产"花冠"轿车。在技术方面,因为威驰与花冠共用平台,因此共线生产不成问题。而在市场方面,丰田此举无疑是竞争对手不愿听到的消息。因为丰田用最少的投人,换得了市场竞争力的成倍增强。

另一方面,丰田还准备在天津建立中高档轿车生产基地,有望生产丰田佳美或皇冠。年产能力达15万辆。对手直指本田雅阁、上海帕萨特和通用别克。

更重要的是,由于现在汽车技术的发展,多款汽车可以共用一个平台(Platform),因此,丰田很有可能在未来中国政策放宽以后,依靠共用平台技术,低成本延展产品线。

按照丰田和一汽的合作协议框架,丰田还将和一汽在"红旗"的平台上开展技术合作,这就意味着丰田进军高档车的大门已经打开,拥有世纪Century,凌志Lexus等高级轿车技术的丰田,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20:43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侧翼战队:沈阳日野,天津华利

2000年,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与沈飞汽车制造有书民公司合资成立沈阳沈飞日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高中档大客车。随后的2001年,丰田公司把对日野公司的持股比例从36.6%提高到50.1%,日野成为丰田的一个子公司。这与几年前丰田控股大发、从而进人天津夏利的做法如出一辙。设在沈阳经济开发区内的新厂房是日野汽车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厂,并有望成为出口基地。

丰田同样不会放过低端市场。微型车方面,一汽控股75%的天津华利汽车将延用"大发"的品牌和技术,对目前已经生产的车型进行全面升级,建立一座年产能力达15至20万辆的生产基地,生产大发擅长的小型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20:48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预备队1:广州丰田?


按照中国的政策,只允许外国汽车公司最多有两个合资厂。为了突破这一限制,丰田开始与一汽、二汽和上汽接触,探寻合作的可能,并最终与一汽达成了共识。2002年2月后,丰田社长张富士夫多次密访长春,基本确定了与一汽联合进军市场的目标。然后丰田又在天津市政府与长春一汽之间穿针引线,促使天津夏利并入一汽集团。接着,川旅80%的资产划归一汽,最终使得丰田与一汽的合资水到渠成。2002年8月29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和中国一汽的合资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合作内容涉及中高档轿车、微型车、中高档SUV等。

从名义土,丰田只有一汽一家合作伙伴,完全符合相关规定。而实质是,一汽的介入给了丰田在夫津、四川之外,再度发展合作伙伴的宝贵机会。丰田显然不会浪费政策限制中有关"两家"合作伙伴的条款。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汽车投资超过300亿日元在广州兴建合资工厂,并且在2005年开始生产畅销的中型佳美(Camry)轿车。丰由汽车与广州汽车集团的合作将使丰田迅速形成对广州本田雅阁(Accord)的打压态势,并可藉此制约一汽的势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20:50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预备队2:丰田金融?


丰田汽车金融公司也是丰田公司进军中国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在中国力队世贸组织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中,允许设立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享受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国外的大型汽车信贷公司进入中国并经营汽车信贷业务已成定局。目前,率先进入中国的国际汽车公司-福特、大众、通用等,均有各自的金融服务机构。

丰田金融服务公司也在积极地开展行动,寻求与其它国际汽车信贷公司以及国内商业防的合作。一待时机成熟,丰田金融服务公司就会大展身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20:51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几年以前,中国汽车市场对于丰田公司来说似乎还是"近在咫尺、无门而入",然而转瞬间,丰田已经一举在中国扎稳了脚跟。

中国的轿车销量每年以大约30%的速度增长,按官方预计,到2006年可达350万辆。不过这些数据仍旧显得过于保守。日产和本田等日本厂商预计,到2005年中国对它们的利润的贡献将达到10%。如果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一致,那么一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000美元,汽车销售将加速增长。目前中国有7个省份接近这一水平,这些地区总人口超过3亿,比美国的人口总数还多。

在中国,丰田有自己的目标——2010年占有中国10%的市场份额。丰田在中国建立的所有企业生产的产品系列之完备,是任何其他外国广家不具备的。丰田,将可能成为唯一一家有能力在中国生产从微型车、小型车、中高级轿车到越野车、轻型商用车、旅行车、大客车全系列产品的汽车广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20:59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与其说偶是车迷,不如说偶是对汽车业感兴趣。仅对丰田公司的动态就跟踪了近两年,真是看到越多越冒冷汗。。。 [M13] [M13] [M13]

本人十分痛恨小日本,但丰田这种后来者居上的手段和谋略的确高明, [M14] [M14] 什么时候才能为中国本土企业所用呢? [M11] [M11]

[M34] [M34] [M34] [M34] [M34] [M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21:01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M42] [M41] [M41] [M41] [M41] [M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5-2-17 21:19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枫叶同学贴了这么多,又专业又详细,偶们这些外行人还那敢开口呀,看着就行啦 [M13] [M13] [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21:23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那偶不说,听大家说,行吗?偶只是想开个头而已。 [M12] [M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00:47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M11] [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00:49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有个朋友问偶做韩国车的情况,仅就偶知道的一点点聊聊吧 [M24]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00:52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韩国汽车进军中国市场的有利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00:55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1 韩国汽车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汽车性能是汽车品质的灵魂,是消费者对汽车产品需求的内核。汽车发展了百余年,性能基本上还是那么几个指标,如安全性、动力性、操控性、舒适性等,而汽车的配置却与时俱进、层出不穷。实际上,配置是形式,性能是内容,二者是紧密相连的。

配置是实现车辆性能的物质手段。没有各种各样配置的发明与运用,就无法提供和实现车辆性能。轿车的配置,把消费者对轿车动力性、安全性、操控性等的追求,物化成了一个个具体的系统。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各种配置的不断推陈出新,汽车这些性能的不断提高也就缺乏基础。

性能具有区别于配置的两个特征,一个是层次性,一个是整体性。车辆的性能是分层次的,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安全便捷地"行"是对轿车性能的核心需求,其次才是对经济地行、舒适地行、体面地行等的需求。因此,一辆家庭轿车如果在操控性、动力性、安全性这些基本性能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话,那么,即使有再多的提升其他性能的配置,也不会长期赢得消费者的忠诚的。同时,轿车性能一定是整体的,这种整体性来源于各种配置的系统协同,而不是各个配置的做秀式的无序堆积;混淆了"配置"与"性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导致一些企业把"配置价格比"简单等同于"性能价格比"的主要原因。当前一些轿车企业所谓的"性价比",只不过是"配置价格比"。

众所周知,韩国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性价比相对较高,我们以索那塔为例。

2002年12月23日,北京现代索那塔轿车下线庆典在顺义北京现代工厂隆重举行。索那塔是款中高档轿车,除了具有出色的性能、精炼豪华的外形、安全舒适以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相对较低的价格。以美国市场为例,20升索那塔的售价约为1. 5万美元左右,而与之同类型的本田雅阁售价则为2万美元左右。

北京现代索那塔诱人的外观和优越的性价比对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原计划在2002年内投放2000辆索那塔轿车,结果从12月10日接受消费者预订开始,两周的时间,产品就被预定一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00:57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2 韩国汽车工业具有后发优势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相对发达国家而言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有利条件,由此看来,后发优势也是一种比较优势。

后发优势主要包括:技术引进优势(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低成本引进先进技术更快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规模扩张优势(指发展中国家通过规模扩张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结构变动优势(指发展中国家拥有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制度创新优势(指发展中国家更能通过制度创新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人力资源优势(指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丰富价廉的有利条件)。

国家的后发优势是通过其微观经济单位——企业来实现的,只有企业发挥了后发优势,整个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后发优势。下面,我们来看看企业后发优势理论。

企业后发优势是指,由于有其他国家企业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和这些企业所积累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组织结构、管理经验及各类人才等现代化成果可供借鉴,本国企业可以少走弯路,直接吸收、消化、使用这些文明成果,其发展速度会大大快于其他国家的企业,后发而取得竞争优势。

韩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并不长,但却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庞大的汽车生产体系并在世界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完全依靠独创显然难以实现,发挥后发优势是关键的一点,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韩国国内汽车企业可以参照、借鉴国外汽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管理经验。

第二,韩国国内汽车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改变技术落后的局面。善于学习和大胆模仿使韩国汽车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他们把目标对准世界汽车制造大国的德国、美国,潜心研究,为己所用,从发动机到外壳都进行了模仿,并在模仿的基础上再加以创新。

第三,韩国国内汽车企业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外闲置资金,以弥补自身所需资金的不足。由于受到种种限制,短时间内金融资本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还不大,但是国外一些大型机构已经对与汽车产业相配套的业务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急欲在开放后一展身手,如针对汽车销售开展信贷消费、保险等金融服务业务。国外资本的介入一方面将对幼嫩的国内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启动或激活国内这类市场。这就为韩国国内企业提供了借鉴、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为其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大发展的契机。此外,国际金融资本流入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可能由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开始,进而衍生到对汽车生产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在这过程中,韩国汽车企业都可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00:58 | 只看该作者

Re: [b]骏景版:车元素[/b](爱车族请进,欢迎一起聊车哈) [M24] [M24]

韩国汽车进军中国市场的制约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6-18 04:42 , Processed in 0.1160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