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 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由此迈入公元2004!



[微笑]4个月大的婴儿在伊朗地震5天后奇迹生还
   新华网巴姆(伊朗)12月31日电在伊朗巴姆地区发生强烈地震5天之后,当地救援人员12月31日从地震废墟中奇迹般救出一个仅有4个月大的婴儿、一个12岁的女孩以及另外3人。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这个婴儿被发现时仍然躺在妈妈的怀里,而这位妈妈却已经死去。这个婴儿是靠妈妈的母乳生存下来的。
自从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26日凌晨发生强烈地震以来,伊朗和国际救援人员已从废墟中救出2000多人,其中包括两名八旬老人。据报道,在巴姆震区已找到并掩埋了2.8万具遇难者尸体。



[闭嘴] 伊朗否认核实验引发地震
(综合讯)据中新网报道,伊朗总统哈塔米周三否认了有关12月26日伊巴姆古城地震是由该国秘密核实验引发的报道。
  哈塔米周一和周二两天视察了巴姆灾区,把他的估计此次地震可能夺走了50000人的生命。哈塔米说,指责巴姆地震是伊朗秘密核实验引发的报道已经开始流传,但这些报道是毫无根据的。
  伊朗目前正在建设该国的第一座核反应堆,美国和以色列一直指责伊朗正在进行秘密的核武计划,伊朗对此也予以坚决否认。


[砍你] 小泉突然参拜靖国神社
  (综合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元旦日上午,突然参拜供奉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势将引发邻近国家不满。
  身穿礼服的小泉,由神社人员引领,步入靖国神社内参拜。 今次是小泉2001年4月任首相以来,第4次参拜靖国神社。他上次参拜靖国神社,是去年一月。




[惊讶][难过][撇嘴][哭泣] [大怒]
2003年--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年(转)

  一场席卷中国大陆、台湾,香港、越南、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沙斯疫情,暴露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医疗体制的薄弱环节,各国和地区的医疗卫生当局当会痛定思痛,建立有效的防范突发性传染病的机制,保护人民的生存权。

  美国在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斩首行动",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了萨达姆政权,布什为美国谋求最大的利益,将"先发制人"政策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国际行为准则受到严重冲击。

  就在年终将至之际,美国活捉了萨达姆,6天后,利比亚正式宣布自愿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同意接受国际社会的武器核查,对布什总统而言,这是他得到的两份圣诞节大礼,并可能有助于他在2004年的竞选连任。

  不过,驻伊拉克美军的处境仍然险恶,美军已泥足深陷。

  台海局势持续紧张,是令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目前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和危险,看来并不是北京要急于强求统一,而是台独势力急于推动台独。

  最近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并同布什举行联合记者会时,布什表明美国反对北京或台湾片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的决定。

  这是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就台湾举行公投问题发出的最为严厉的警告,但似未能遏制陈水扁寻求"公投"的声浪,台海局势看来已持续升温。

  就在大家为2003年倒数之际,中国重庆市开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确定的罹难人数达234人,而伊朗东南部古城巴姆则发生了里氏6.3级的大地震,救援组织估计死亡人数可能高达4万人。

  这两场特大的灾难,情况虽然不同,却使那么多人突然失去亲人。

  在迎接2004年到来之际,我们都希望新的一年里,经济强劲复苏,世界变得更安全、稳定与繁荣。


1. 萨达姆落网
  12月13日,逃亡八个月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落网,这是美英联军在3月20日发动"斩首行动",在短短的20几天内瓦解伊拉克军事力量及推翻萨达姆政权后所取得的重大战果。自美国总统布什5月1日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结束后,伊拉克的安全形势逐渐恶化,反美武装力量日益活跃,美军遭袭击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在战斗中丧命人数,同时伊战后重建工作举步维艰,美国政府在国内外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它迫切需要一个具体的战果来改善处境,美国希望萨达姆落网将使反美武装受到打击,并有助于重振美英联军的士气,这可说是布什得到的最佳圣诞节礼物,并可能有助于他在2004年竞选连任。


2. 沙斯肆虐
  沙斯1月下旬从广东佛山、河源、中山、江门和广州等城市扩散到北京、香港、越南、台湾、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地,使8000多人受到感染,夺走800多条人命。这场瘟疫不仅造成直接的人员死亡,人心恐慌,还导致整体经济活动减缓,使各国蒙受重大的损失。由于各国采取严密的控制出入境措施,旅游业和民航业都被波及。不过,尽管中国受沙斯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仍保持高速的增长。沙斯是中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沙斯初发时中国当局隐瞒疫情,在世界卫生组织介入后,才逐步建立透明的通报制度。经过半年多的折腾后,显示中国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在预防传染病方面与国际接轨。
  另一方面,新加坡一名博士后研究生和台湾的一名科研人员分别于9月和12月在实验室中感染了沙斯病毒,引起一阵恐慌。最近广州出现一宗疑似沙斯病例,再令世人担心2003年初的沙斯疫情可能卷土重来。


3. 神舟五号升天
  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中国人期待已久的太空之旅,这是举世轰动的事件。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与回收,意味着中国继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的国家。如同在六七十年代先后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一样,中国人这次成功地把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也是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从运载火箭到飞船,一直到太空人,一切都是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和自行培养。神舟五号的成功意味着:中国与之相关的科研水平、制造水平、配套能力以及综合经济实力,已经提升到了一定高度。


4. 胡温新形象
  3月,中国人大会议产生了新的国家领导,以中共十六大为开端的新老交替工作基本结束,一个崭新时代开始。但胡温体制开局不利,它不仅面对伊拉克战争争议的严峻挑战,更面对沙斯疫情的重大考验。胡温体制接下的是沉重的担子,如何顺利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如何维持经济增长速度、如何改造国营企业、如何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如何消除腐败等等,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不过,胡温体制为控制沙斯疫情从最初的被动转向主动,在短短时间内所显示的功力有目共睹。胡锦涛亲自视察农村贫困落后地区,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倡导新闻和礼仪改革、树立亲民形象,尤其是12月1日世界爱之病日温家宝到北京地坛医院看望爱之病患者,成为中国第一个同爱之病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国家领导人,更凸显了胡温体制关怀弱势群体的形象。


5. 台湾公投
  台湾立法院11月27日的"公投法"表决,虽然堵住了民进党急独分子就统独问题举行公投的提案,但公投法的第17条"防御性公投"仍然埋下了未来统独公投的伏笔。
  陈水扁过后声称"公投立法之路还没走完",还扬言一定要在明年3月20日总统大选时同时举行"防御性公投",公然向北京进行挑衅,使海峡的紧张局势又再升温。
  北京方面认为,陈水扁口中的"防御性公投"丝毫没有防御性可言,其目的根本不是为了确保台湾现状,而是不折不扣的"进攻性公投",而中国大陆将领也发出警告,如果陈水扁执意推行台独时间表,这个时间表也会是北京"粉碎台独的时间表,争取国家统一的时间表",如果为反对台独而战,即使付出重大的代价也义无反顾。

6. 港人大游行
  7月1日,香港爆发了1997年回归后前所未见的50万人大游行,反对基本法23条立法。诸多现象表明,参加游行的市民所抱的初衷不尽相同,使这次大游行的原因变得错综复杂。除了这项立法引起强烈不满外,香港社会的经济现状同样令市民感到失望,许多人参加示威并非单纯反对立法,更多是为了宣泄对现实的不满。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一直低迷、失业率高、居民收入下降,最糟糕的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出现了许多"负资产"一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居民对特首董建华特区政府的信心一直很低落。
  面对强大的民意压力,23条立法押后二读,两名高官被迫辞职,董建华公开认错并改组特区政府。五个月后,一向扮演反对党角色的民主党在11月23日的区议会选举中夺得的席位大增,亲政府政党的席位减少,是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又一次不信任投票。


7. 恐怖袭击不断
  2003年是恐怖袭击活动频繁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前11个月全球共发生各类恐怖袭击事件351起,造成1684人死亡。这个数字,不仅高出九一一事件发生之后的2002年,也超过九一一事件之前的以往各年。
  此外,2003年的恐怖袭击活动还有一个新的特点,即恐怖袭击的目标有些变化。直到2002年的印尼峇厘岛夜总会爆炸案,遭袭击的目标主要是集中在西方人身上,但在2003年,沙地阿拉伯上层社会人士、伊拉克国内的温和派回教徒、驻伊拉克的国际机构、土耳其的犹太人教堂都成为袭击目标。
  另一方面,恐怖袭击的手段更加残酷,尤其是造成巨大伤亡的汽车炸弹爆炸更是2003年恐怖分子干案的主要手段,令治安当局防不胜防。


8. 坎昆会议破裂
  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9月14日会议闭幕时,以失败收场,使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努力受挫。
  由于各国在农业问题、非农产品市场准入以及是否启动包括跨国投资、竞争力、简化贸易和政府采购等新议题谈判分歧严重,是导致会议未能达成共识的因素。
  这次会议暴露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化对立,这种对立如果不能消除,那么,多哈回合谈判以及世贸组织本身的前途都将蒙上阴影。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补贴是一个极有争议性的问题,必须首先达成共识,才能就其他领域的贸易自由化进行谈判。欧盟虽同意取消关系到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农业补贴,但拒绝在某一特定期限前取消所有补贴。美国虽同意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但相对也要求对方作出让步。贫穷国家谴责发达国家不顾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强行推动它们的主张,才导致会议失败。


9. 伊朗大地震
  12月26日凌晨,伊朗东南部的巴姆城发生里氏6.3级大地震,几乎将这座古城夷为平地,许多人都遭活埋在废墟下。有关方面估计,这次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4万人,有人估计高达5万人。看来这是全球至少10年内造成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大地震。伊朗近年地震频繁。有统计称,伊朗自1991年起已发生大小地震近1000次,共有1万7600多人在地震中丧生,5万3000人受伤。巴姆古城大地震发生后,美国暂时把给伊朗贴上的"邪恶轴心"标签搁在一旁。美国的大力士C-130运输机20多年来首次在伊朗降陆,送来了救援人员和物资。西方媒体形容这次天灾打破了美伊外交的坚冰。


10.美加大停电
  8月14日,美国东北和加拿大东部地区发生有史以来涵盖范围最大的停电事故,一度引起美加民众的恐慌,纽约市长彭博宣布纽约市进入戒备状态。到当日晚上,停电地区的电流才逐步恢复,有些地区停电时间长达44小时。估计一天的损失高达250亿到300亿美元。由于美国和加拿大共享电网,停电也波及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和首都渥太华。有5000万美加居民受到这次停电事故的影响。在停电范围高达80%的纽约市,从地铁到航空的交通系统陷入全面瘫痪,大量乘客滞留在机场和漆黑的地铁隧道里,公共汽车停止运营,公路也被车流堵塞。连美国总统布什也承认大停电是电力传输系统过于陈旧所致。此次停电暴露了美国在基础设施上的落后状态。前能源部长,现任新墨西哥州长里查森说:"我们是超级大国,但我们的电力能源网络却属于第三世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 14:25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非典] 广州来客到马都须接受检疫
(吉隆坡讯)随着中国广州发现沙斯病例后,从前晚开始,所有由广州到马来西亚的搭客,都要接受检测。每日有两趟广州班机到马来西亚。
  据《星洲日报》报道,卫生部委派数名官员在吉隆坡国际机场替所有来自广州的搭客检查身体。这些搭客必须在申报表格上填写健康状况。
  南利说,卫生部只检查来自广州的搭客,一旦发生沙斯症状,将被送往吉隆坡中央医院沙斯病房。


[傻了] 香港是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发展潜力却排五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昨日公布的"2003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香港在269个内地、香港、澳门及台北城市中,综合竞争力——主要以本地经济生产总值等标准来看——仍名列榜首。
不过报道指出,但在显示发展潜力的城市成长竞争力中,香港位居第五,排在上海、苏州、深圳与北京之后。负责调查的研究员认为,这一结果反映香港的竞争力已经受到内地其它城市的威胁,香港应与大珠三角合作,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惊讶] 发病率15% 重庆青少年上网成疾
(重庆讯)青少年从网上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因为迷恋网络而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网络成瘾症问题最为突出。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最近完成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5%,而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并进行治疗的却不足5%。。专家为此提醒:在对青少年普及网络的同时,千万不要让他们病倒在电脑屏幕前。
  现代医学证明,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对网络的依恋,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医学上又称之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因其特殊的危害性,已成为国际临床心理学界公认的新的一种心理障碍。
  这种新型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使自身的社会功能、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害。
  从心理上来讲,主要表现在对网络有依赖性和耐受性,也就是所谓的上网成瘾,患病者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上网才能激起兴奋来满足某种欲望。



[大兵]汕头潮州六市开办港澳"个人游"
  (广州新华电)广东省公安厅透露,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政府作出决定:广东省汕头、潮州、梅州、肇庆、清远、云浮等六市于2004年1月1日开办个人赴港澳旅游。
  据了解,从去年7月28日开始,广东省先后开办了佛山、东莞、中山、江门、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八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全省开办个人赴港澳旅游的地市达到14个,尚有7个市没有开办。
  另据统计,自开放"个人游"以来,到香港的内地旅客大增,已经给香港带来35亿港元(7亿6600万新元)的额外收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 14:51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b1: 新闻杂笔

在阳光下

很高兴在新年的第一天里,广州天气一派风和日丽,公园内人流爆满,商场也见人头攒动。新的一年,呈现新的气象,总算给人些许宽慰。
昨晚明珠台播映香港2003回顾,最后结尾说:2004年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因为2003年我们已经到了谷底。
我们愿意把这句话献给我们生活的地球,在渡过了惊心动魄的2003,多灾多难的2003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最坏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将迎来触底反弹的时代。
阳光在新一年的开始毫不吝啬地洒下来,欢笑重新回到久违的脸庞。这一天,彼此见面,我们的祝福是: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这样的祝福,我们送给我们的朋友和亲人,也送给陌生人。快乐最重要,健康最宝贵。我们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二者。


这一天,在阳光下的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和协的音符,小泉再拜靖国神社引起东亚各国不满,台湾欲谋独立让海峡两岸气息紧张,各国大力装配武力发展核器不稳定因素颇多......
经过了2003年生与死的诀别,原以为我们可以参透,现在看来皆成嗔愿。

今天走过天河城地下通道,发现黑衣比往日少了些,不知道是不是新的一年,他们也给自己放一天假,享受生活的另一种状态。
这么想的时候,我不禁开怀大笑,惹得路人侧目。

走过那段地下通道,阳光突然跌落我怀里。我接住它。
阳光灿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1 15:34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好像喜欢《新闻眼》的朋友不太多。[撇嘴]

12月30日新闻眼 4个回贴 68次点击
12月31日新闻眼 6 46
1月1日现在也没几人看。 [难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 22:28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大兵]
丫D,看贴不回,扁!
[奸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1-2 00:00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我回!不错!继续![奸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1-2 09:54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感谢DV同学的功课。[吐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1-2 12:02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微笑]谢谢DV的总结!
不要生气啦,我想大家都在忙着上做事没空看而已。--昨天放假,明天又要休息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1-2 14:14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支持] 继续!![得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1-2 14:32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最初由DV发表
[大兵]
丫D,看贴不回,扁!
[奸笑]


补回,但是不能补扁
[奸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4-1-2 21:11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我都有看呀,不过真的少回,喜欢看你写新闻杂笔~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1-2 21:50 | 只看该作者

Re: [B][推荐][blue]1月1日[/blue][red]新闻眼[/red][/B]

要善于耕耘
要耐得住寂寞[吐舌][吐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4-6-13 16:23 , Processed in 0.0806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